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中國夢·踐行者】低於-10℃空調難工作 他歷經4年攻克世界級空調技術難關
2018-04-30 11:33:00 來源:金羊網  作者:張璐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2012年之前,低於-10℃的極冷天氣、超過45℃以上的極熱天氣,用空調有效制熱或制冷,是一項世界級難題。

  10年前,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一個50餘人的科研團隊向這個世界難題發起攻堅。歷經4年,無數次研發、實驗,2012年底,該團隊研發的《空氣源熱泵空調關鍵技術及應用》完成鑒定,隨後投入使用,並獲得2017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項目負責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空調設備及系統運行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胡餘生告訴記者,該項目率先在國際上突破性地解決了熱泵空調在-30℃?54℃寬溫范圍穩定運行問題,並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產業化。

  歷經4年終於成功破關

  2008年初,冰雪帶來的寒冷讓許多人至今印象深刻。『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冬天氣溫都可能達到-10℃甚至-20℃。以往,北方農村主要靠燒煤供暖,不夠環保。在「煤改電」政策下,用空調代替燃煤成為主力,而在當時技術條件下,氣溫一旦低於0℃,普通空調壓縮機無法運行,吹的風都不熱。』胡餘生說,『尤其在沒有集中供暖的北方農村地區,冬天濕冷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怎麼用空調制暖?』

  從2008年開始,格力組織了50多人的研發團隊,對這項世界級難題發起技術攻堅。

  為什麼冬天空調吹不出熱風?胡餘生告訴記者,團隊經過全面技術調研發現,問題的關鍵出在壓縮機上。『壓縮機是空調的心髒。普通的單體壓縮機,壓比承受范圍較小,寒冷條件下,熱量、吸氣量的衰減非常大,壓比過大時,普通壓縮機甚至會停機。』胡餘生說,要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對壓縮機進行『昇級改造』。

  這一『昇級』過程持續了4年多。從方案設計到結構設置,胡餘生和他的團隊同事們一起做了幾百次實驗。最終,項目組發明了雙級增焓滾動轉子式變頻壓縮機,在空氣源熱泵空調提高制冷、制熱能力和能效的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雙級增焓概念的壓縮機,在空調領域是國際首創。』胡餘生說,『它是一種新結構,通過兩級壓縮中間補氣,分兩步解決了壓比問題,又用增焓的方式解決了吸氣量的問題。』

  這一新技術不僅實現了熱泵空調在-30℃?54℃寬溫范圍穩定運行,還將空調能效提高到2.0左右,超過國家一級能效水平。目前,該項目已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32項,國際授權發明專利1項。

  自主研發產品遠銷海外

  2012年12月,該項目通過了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技術鑒定。應用該技術的熱泵空調-20℃低溫制熱量較常規熱泵空調提昇最高達35.8%,54℃高溫制冷量提昇最高達82.5%。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技術為國際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隨後,這一成果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產業化。『我們在北京郊區一些農村實驗,用戶能直觀地感到,冬天開空調,制暖昇溫非常迅速。尤其是在北方農村地區,許多農民都叫好。』胡餘生笑道。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