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宜
央視網消息:她是一名典型的醫者,穿白大褂,說話快人快語,仁心仁術;她也是一名『非典型』的醫生,以食材作藥材,『變藥為食』,即古曰『食醫』。
王宜,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除此之外,她還有一長串頭銜和榮譽——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兼任國家衛生標准委員會營養標准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健康中國『十大最具有影響力的健康教育專家』……
建國60周年首都國慶閱兵式唯一一位軍外專家,汶川地震救災前線唯一一位營養專家,北京奧運會、雅典奧運會中國乒乓球隊、國家短道速滑隊營養指導……
這些標識著她在專業領域裡所達到的高度。
勤求博采食為醫用
『把祖國醫學的藥食同源與現代營養學結合好、運用好,既能很好地養生保健,又能更有效地防病治病。食療營養在保障大眾的健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無比廣闊的前景。』
從事臨床食療營養工作30餘年,從理論探索到臨床實踐,從個案食療到群體防控,從已病轉歸到未病保健,王宜在繼承創新的路上不懈探索,做了很多『敢為天下先』的事情。
她在國內率先建立起融現代營養學與傳統食療食養於一體的食療營養部,創辦了國內唯一的食療營養免費門診,服務患者及大眾。
曾有位患者腹瀉2月不止,體重從120斤降到60斤,轉入廣安門醫院後輔之以食物療法一天內止瀉,病人轉危為安。『食療』在治療重癥患者腹水腹脹腹瀉、低蛋白癥等方面獨具療效,開啟了醫學營養學領域的一片新天地。
王宜潛心研讀中醫學經典、借鑒現代營養學及其他學科成果,以『醫食同源』、『藥食同源』為理論基礎,立足臨床需要,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建立了醫院獨有的食療營養防治體系,完善了醫院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學科體系。
她率先引入國際營養聯合支持模式,實現藥劑、醫療、營養聯合查房,醫養共治。在建立並完善了中醫臨床營養重癥首診負責制,營養人員的責任,提高了營養食療治愈率。
臨床實踐中,王宜在常規靜脈輸入白蛋白同時,還配上依據病情匹配屬性蛋白,有效調動自我調節能力,彌補了白蛋白半衰期短的不足,對低蛋白血癥患者的恢復十分有利;她對心衰病人采取電解質限水療法,得到了權威機構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ICU心衰病房專家的認可;食療對嚴重的菌群失調、低蛋白血癥、心功能衰竭等多種疾病都有顯著的療效,更使患者的健康多了一份保障,開創了古為今用、食為醫用的新局面。
2011年,王宜憑借多年來堅持繼承創新食療營養理論與實踐的積累,承擔起草了《國家中醫醫院營養部建設與管理指南》的行業標准,參審國家營養標准29項。

汶川地震救援中,王宜(右二)教戰士們泡乾酵母粉治療空腔潰瘍。(崔文斌攝影)
營養就是戰斗力
抗震救災時,你看到的是救援官兵的連續奮戰,而她看到的是他們的體力透支;
奧運賽事時,你看到的是冠軍走上領獎臺的激動,而她看到的是他們身心瀕於臨界點的崩潰;
航天事業突飛猛進時,你看到的是航天員的成就與榮耀,而她看到的是極限壓力下的不堪重負……
所有人關心他們飛得高不高的時候,王宜關心的是他們『吃』得好不好。
2008年汶川發生強烈地震,王宜挺身而出,主動請纓第一時間隨空軍部隊參加抗震救災,她全然不顧自己是女同志和有著與身邊戰士母親般的年紀,心中只有救災的使命和維護官兵群眾健康的責任,銘記『營養就是戰斗力』,冒著餘震,穿著一身迷彩服奔波於彭州等4個縣市的10個鄉鎮。
一位著名的老營養學專家說:『王宜是營養學界自抗美援朝以來第一位參加這樣重大行動的專業人。』
從2004年開始,王宜連續擔任了中國乒乓球隊參加雅典奧運會、北京奧運會、倫敦奧運會、裡約奧運會訓練的營養指導和保障工作,從2013年開始,又擔任國家短道速滑隊的營養指導和保障工作。十幾年來,她一直是運動員為國爭光的幕後英雄。
在大量查閱文獻、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王宜把營養食療與運動醫學結合,為恢復運動員體力、增強體質、提高耐力制定的個性化食譜,取得顯著效果。她為乒乓球隊精心研制的6個配方,在訓練和比賽中發揮了獨特作用。
在舉國關注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發射任務中,她承擔了航天城任務一線官兵健康維護工作。針對任務歷時長、責任重、參與人員多,她應用專業特長科學合理調配,保障工作者有充沛精力圓滿完成任務。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活動中,王宜作為首都閱兵唯一軍外專家承擔閱兵部隊的營養保障任務,她不僅按時完成了幾十個飲品食療方,還與部隊專家精誠協作,加班加點,編寫了《建國60周年首都國慶閱兵部隊科學飲食指南》,並深入受閱部隊訓練駐地舉辦講座,把豐富的營養專業知識無私奉獻給閱兵部隊。
一位部隊首長深情地對她說:『10月1日受閱部隊就位軍樂奏起,飛機編隊飛行陸軍整裝出發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你在其中的努力。』

王宜(左三)與國家乒乓球隊隊員合影
普及營養知識助力『健康中國』
『國家發展了,經濟發展了,有條件了,然後開始關注生活質量,這都是在見證一個國家的變化。』王宜從醫30多年來的經歷正是『健康中國』從無到有,進而上昇到國家戰略高度的歷程。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提高,食療養生成為當今人們新的追求。尤其是在黨的十九大把全面提昇中華民族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上昇到國家戰略層面。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16年10月25日印發並實施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積極地向社會和大眾傳播科學的養生保健知識,防患於未然,自己責任在肩,義不容辭。』十幾年來,王宜始終堅持營養知識宣傳工作。她常年堅持到學校社區、邊遠山區、軍營哨所等最需要的地方普及營養健康知識,牧區的帳篷、農村的田間都成為她進行營養科普的講堂。從中南海到唐古拉山區,從海南島到新疆,她的足跡已遍布45個地級市。
王宜尤其注重女性在家庭飲食習慣建立方面的決定性作用。13年來,王宜以『婦女健康帶領小家健康,引領大家安康』為主題女性講堂,培訓城鄉幾千名婦女乾部。舉辦講座206場,遍及56個民族和全國省區市的地方及軍、警女性,讓健康進入家庭,為百姓健康步入全面小康助力。
王宜還充分利用多種媒介普及健康知識。到目前,主講大型講座538場,接受網絡門診諮詢16000餘人次,電話門診諮詢53700餘人次;錄制電視節目409期;健康博客點擊量近460萬,微博粉絲14萬多人;還在《人民日報·生命時報》等6家報刊開設了專欄共222期,並發表科普文章1712篇,以實際行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向人民大眾宣傳營養知識是我最大願望。』對於自己的職業,王宜由心而發的熱愛溢於言表。(全國婦聯宣傳部)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