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老賴』拒不報告財產被罰10萬 稱沒想到法院動真格的
2018-03-01 10:25:23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老賴』拒不報告財產被頂格處罰10萬

  『原以為法院拿我不能怎麼著,沒想到還真動真格的。』這是一起標的近8000萬元案件的失信被執行人劉某在向北京二中院交納10萬元罰款時所說的。據悉,這是該院首次對違反報告財產令的個人作出最高額罰款。

  2014年8月,劉某與某投資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投資公司)及作為擔保人的某國際置業有限公司三方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劉某向投資公司借款5000萬元。因借款到期後未還,劉某被投資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一審法院經審理判決支持了投資公司的訴訟請求。一審判決後,劉某仍未主動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2016年4月,投資公司向二中院申請強制執行。

  二中院受理該執行案件後,第一時間向劉某發出報告財產令,令其在三日內如實報告財產狀況,且多次傳喚劉某,督促其來院談話。而劉某卻故意消失不見,消極規避執行,以各種理由進行推托,拒不到庭。

  執行法官經查詢發現,劉某名下注冊登記有一輛奔馳牌豪華轎車,於是立即責令其限期交付,劉某又以車輛被搶走為由拒不交付。法官采取進一步措施,將劉某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其高消費、出入境,並在媒體滾動刊播其失信信息,向社會廣泛征集財產線索。面對法院的強大震懾,劉某被迫向二中院報告了自己已被其他法院查封的財產,卻未申報其餘財產。

  面對劉某逾期且不如實報告財產的情況,二中院認為,案件執行標的額較大;因其不報告財產致使法院對其財產情況掌握不清,無法進行財產處分,執行債權難以實現,對執行進程影響巨大,且劉某主觀惡意明顯,據此,決定對劉某處以法律規定的最高額處罰,罰款10萬元,並限期繳納。

  迫於法院執行威懾,劉某主動到法院交納了10萬元罰款,如實報告了自己的財產狀況,並表示已認識到了錯誤,願意配合法院查清財產、處分財產。

  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執行中。

  鏈接

  民事訴訟法241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文/本報記者李鐵柱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