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面對僵屍企業 法院『妙手回春』
2017-12-17 13:57:25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范天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霍山法院院長桂雲峰走訪破產企業源牌集團。

  霍山法院召開霍山智科環保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依法清理僵屍企業是人民法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職責之一。近年來,安徽省霍山縣法院不斷加強民商事審判,通過破產清算和重整制度,化解企業不良債務債權關系,特別是將清償債務和挽救企業緊密結合,不僅可以更大程度維護各方利益,還可以防止出現企業連鎖破產、職工失業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不穩定問題,走出了一條霍山破產案件審判之路。

  依法清算破舊立新

  僵屍企業往往吸附土地、人纔、技術等優質資源,但其生產質量不高、附加值低、產品過剩,導致極大的資源浪費,同時因其不具備『造血』能力,不得不靠金融機構的『輸血』續命,形成『困難—放貸—再困難—再放貸』的惡性怪圈,使得企業資產不斷流失、貶值,無法保障債權人的利益。

  『處置僵屍企業的司法必由之路就是依法清算,包括強制清算和依法破產,實踐中因為強制清算涉及公司解散、股東權益處分等,為公司法所調整,涉訴較少。因此,依法破產是僵屍企業規范退市的重要途徑。』霍山縣法院院長桂雲峰說。

  今年9月30日,霍山縣人民法院召開了霍山智科環保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債權人會議,破產管理人針對企業的財產狀況、債權申報狀況、企業財產管理方案和處置方案等,進行了詳細解讀。一個多小時後,針對該企業破產清算方案,在場的債權人進行表決並通過。

  審判長餘立柱介紹,根據前期審查中摸排企業的整體狀況發現,智科環保建材公司沒有正式運營,法定代表人常年在外,在籌建過程中就已經人去樓空,沒有重整或和解的餘地,可以啟動破產清算程序。

  『及時啟動清算程序,可以減少債權人的損失,否則時間越長,造成的損失就越大。霍山法院在處置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債權人權益保障。』債權人霍山縣安園經濟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代理人張金柱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霍山縣法院受理破產案件22件,涉及債權金額10.2億元,其中清算案件佔據重頭,達到16件。

  『霍山縣屬於工業強縣,企業眾多。對於已成為僵屍的企業,要敢於破舊立新,通過破產清算程序,將不良資產轉變成乾淨資產,指導破產管理人在資產處置中結合招商引資,為企業重新注入生命力。』桂雲峰說。

  重整企業喚活生機

  新企業破產法設置了和解、重整和清算三種制度,也就是說,對風險企業既可以清理,也可以挽救。資產與債務均接近6個億的安徽少安絲綢集團,就是通過重整挽救,從而起死回生。

  當時,因為投資房地產出現資金鏈斷裂,少安絲綢經營舉步維艱,因此主動向霍山縣法院申請破產清算,但是法院經初步審查,發現該企業破產清償率僅30%,尚存資產多數還存在抵押債權,影響普通債權的兌現,1000多名工人面臨生活無著落。作為六安的三大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少安絲綢破產案一旦處理不好,對於當地經濟會產生巨大影響。

  受理此案後,法院在評估時發現企業尚存優質資產,提出了破產重整的大膽設想。新的企業破產法提出重整、和解等程序,這一概念對於很多企業經營者來說仍頗為陌生。在法院向少安絲綢與猶豫中的抵押債權人進行解釋後,少安絲綢案件由破產清算轉為重整程序,並確定3年的重整期。

  『在合並破產重整案件審理中,通過制定清算組為管理人,我們聘請了多家律師事務所和會計事務所參與重整,成立債委會,成功召開了3次債權人大會,完成債權確認、企業資產的清理、審計、評估及重整計劃草案的編制,依法明晰資產與債務,規范推進重整程序,達到良好的效果。』霍山縣法院副院長儲成爐說。

  經過一年的重整期,目前少安絲綢旗下5家關聯企業均通過自營或租賃的形式繼續生產經營,800餘名職工在崗。這起案件的成功處置,也為破產重整案件審理摸索出一條有益經驗。

  『清理僵屍企業要嚴格界定,明確哪些企業可以幫扶,哪些企業必須清退出局,避免方法簡單造成矛盾衝突,運用兼並重組、產權轉讓、托管經營、幫扶支持等手段實現優勝劣汰。』儲成爐說,在重整中按照供給側改革的需要將存續型、出售型與清算型相結合,依企施策,對癥下藥,盡最大努力減少震蕩,維護社會穩定。

  依照等級因案施策

  近年來,霍山縣破產案件呈現增加態勢,清理僵屍企業的力度和難度也在逐年加大,尤其對於企業集中的霍山縣經開區來說,積極穩妥處置企業破產尤為重要。為此,霍山縣經開區管委會、霍山縣法院建立了『法院是破產程序的主導者,政府是破產事件的協調者和風險處置的組織者』的企業破產工作統一協調機制。

  該機制提出,把法院當作『生病企業』的醫院,通過破產重整、和解和清算的方式,對能救治的企業進行重整、和解,對不能救治的企業及時進行破產清算,並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保護職工、債權人和債務人、投資人合法權益。在這個機制中,法院與政府分工,社會問題交給政府,法院負責法律問題,涉訴信訪等問題,政府會主動介入,法院則提供法律諮詢、引導。

  『生病』要治,更要預防。為了防控企業風險,促進企業健康發展,霍山縣建立了風險四色預警機制,通過對企業風險等級進行分析和認定,依次劃分為藍色(一般等級)、黃色(關注等級)、橙色(監控等級)、紅色(高危等級),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

  『通常紅色企業被認定為僵屍企業,針對僵屍企業,我們會及時向縣委縣政府提出對策與方法,實行一企一策,精准化解,對可能進入破產程序的企業認真甄別,合理分類;對受理的破產案件,堅持多重整少清算。』桂雲峰說,法院還會定期將涉訴企業相關數據收集整理,及時報送,再審判、執行中,如發現重大風險事項,可能影響企業風險等級的,如關聯企業涉訴、企業負責人跑路離婚、擔保圈內企業出現高風險等事項,及時反饋到縣預警中心,幫助中心實時、動態調整企業風險等級,掌握企業運營情況。

  對霍山法院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護航和推動作用,縣長項躍文止不住點贊:『霍山法院勇於擔當,積極受理企業破產案件,不僅在近兩年裡挽回流失的國有資產多達1個億,還為一些企業通過重整、和解等方式找到了活路,為保障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貢獻。』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