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央企"黑科技"星光閃耀烏鎮 打造全球一流中國名片
2017-12-06 11:23:24 來源:未來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未來網北京(www.k618.cn中央新聞網站)12月5日電(記者賀卓輝)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多場分論壇……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今日在烏鎮落下帷幕,在飽覽『黑科技』眼福的同時,未來網記者發現,不管是『黑科技』還是『高智慧』,烏鎮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始終閃耀著一個影子:央企。

  12月5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圓滿閉幕。張啟川攝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要求。在江南古城烏鎮,『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正在互聯網科技、互聯網全球治理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走向國際的中國名片『北斗』獲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

  12月3日下午,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行世界互聯網領先成果發布,這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第二次面向全球進行的科技類發布,最終選出18項年度全球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其中包括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12月3日,世界互聯網領先成果發布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成為18項年度全球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之一。未來網記者謝青攝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背後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是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艘載人飛船、第一個月球探測器、第一顆商業出口衛星的誕生地,同時也是『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的主要發源地。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時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目前已廣泛應用在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控、氣象預報、電力調度、應急搜救等多個領域。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冉承其主任認為,北斗衛星導航是走向國際的中國名片。在中國銷售的4G手機中,北斗已經成為標配。同時,北斗已加入民航、海事、移動通信三大國際組織,應用覆蓋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涉及30多億人口。

  目前,北斗衛星三號的成功發射只是拉開序幕,我國還將於2018年前後完成18顆北斗衛星發射,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完成30多顆北斗衛星全球組網,具備服務全球能力。

  聚焦『高精尖』央企『黑科技』星光閃耀烏鎮

  中國電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郵政、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未來網記者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發現,眾多央企在博覽會上展出了自己的『高精尖』科技。

  在本屆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中國電科再次將『智慧城市』從現實生活搬到了博覽會。

  『我們在推進智慧城市過程當中,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慧城市的管理綜合結合,打造智慧城市的大腦,促進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數據的共享共治,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打造了很多『殺手級』的應用,解決了交通、環境等等一系列重要的問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劉烈宏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分論壇上表示。

  12月5日,烏鎮互聯網博覽會,中國移動展示的5G技術。未來網記者楊佩穎攝

  在中國移動展區的大屏幕上,一部高清視頻很吸引人的眼球:一條烏篷船在橋下緩緩地劃動,橋墩下的螺螄都看得清楚,船舷的浪花撲面而來,就像人站在船上一樣身臨其境。

  『這條船上有6個攝像頭,這個畫面是6個相機合成的實時圖像,傳輸速度達到1GBps,是4G最高上行速度的80倍。』中國移動的工作人員表示,由於5G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的特性,這使得5G技術在物聯網、智慧家居、遠程服務、外場支援、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領域有了新的應用,更高的速率和更好的業務體驗,真正實現移動信息化與社會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

  5G、NB-IoT物聯網、量子通信……除中國電科、中國移動外,未來網記者發現中國電信展示的未來科技也吸引了眾多媒體和參觀者的眼光。

  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央企+互聯網織就信息化扶貧網

  12月3日,在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一場『共享紅利:互聯網精准扶貧』論壇吸引了眾多與會者。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副行長鮑建安分享了央企在精准扶貧方面的決心和經驗:我們已向安徽壽縣投放3億元網絡扶貧貸款,支持了當地『互聯網+電商物流園』項目,建設網絡扶貧培訓基地、電商物流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等設施,惠及貧困人口超過1.4萬人。

  『網絡是現代經濟的橋梁,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跳板。』鮑建安說,農業發展銀行探索『互聯網+政策性金融+精准扶貧』新模式,與國家發改委簽訂《全面支持網絡扶貧框架協議》,與江西、貴州、重慶等省市政府簽訂網絡扶貧的合作協議,聚焦貧困地區網絡覆蓋、農村電商、網絡扶智、信息服務和網絡公益等五大工程,『十三五』期間將安排1000億元支持網絡扶貧項目。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精准扶貧戰略思想,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黨的十九大對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要求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確保兌現我們黨對全體人民和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

  在過去五年,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決定性進展,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

  6000多萬脫貧人口穩定脫貧的背後,有央企在資金、產業、人纔、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據了解,截至2017年11月底,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精准扶貧貸款超過1.1萬億,居金融同業之首。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作為我國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認真落實國家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方略,將全力服務脫貧攻堅擺在統攬支農全局的戰略地位,構建全行全力全程扶貧工作格局,較好發揮了在金融扶貧中的骨乾和引領作用,樹立了扶貧銀行品牌形象。』鮑建安說道。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