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經濟民生
搜 索
人工智能有『天花板』 傳統產業要『+科技』
2017-12-06 09:51:42 來源:新華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記者 方問禹 商意盈

  『攜手新時代,共話新經濟』,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多位企業家代表針對新經濟的熱點話題展開討論,觀點交鋒中妙語頻出。

  AI是互聯網、科技公司的『新戰場』

  『目前大量互聯網、科技公司湧入「戰場」,騰訊也認定AI是發展方向。』談及人工智能,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坦言,公司多個事業部群設有AI實驗室,在圖形、圖像、人臉識別、語音技術和翻譯等方面展開研究。

  『騰訊內部有團隊專門針對醫學影像做識別,效果非常好,它的早期腫瘤癌癥檢出率已經超越一般看片的醫生水平。』馬化騰說,人工智能的方向很多,具體看在什麼場景、哪個行業落地。

  『最近聯想基於大數據進行預測需求,這個數據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銷售記錄、供應商反饋,也包括從市場上、社交媒體上能夠抓到的對企業產品的反映。』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說。

  人工智能發展有沒有天花板?『AI實際上是增強人的智能,而非取代。』楊元慶認為,人工智能幫助人類更好地存儲、更好地計算,『但人工智能取代人類那一天還沒有看到』。

  『現在它是有極限的。』馬化騰也認為,目前AI主要是替代一些重復型、戰術型、有規律可循的領域,創意型、戰略型、不可重復的產業還沒有辦法替代,尤其是創意或人際交流領域。

  一點資訊CEO李亞提醒,過度依賴機器算法推薦邏輯,容易被聳動、離奇和低俗類所帶來的高點擊率所左右。

  我國數字經濟憑借人口紅利具備優勢

  『我認為數字經濟怎麼拔高都不過分。』楊元慶說,制造業轉型發展的前提基礎就是『數字化』,之後產生大量數據,再運用算法、高性能計算處理,帶來各行各業更加智能。

  『數字經濟很可能是中國經濟趕超世界的一個主戰場。』『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表示,中國經濟有望開創下一階段的創新,而數字經濟是重要方向。

  有企業家認為,憑借人口紅利帶來的應用場景的廣闊想象空間,目前我國數字經濟在全球已具備一定優勢。信中利資本集團董事汪潮湧說,國內企業在很多領域領先於硅谷的同類公司,美團、摩拜等在美國也沒有同類規模的公司。

  好未來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邦鑫說,人口是我國數字化經濟的良好基礎和獨特優勢,數字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模式可能只在中國有,人口稀少的國家就不會有,比如共享單車等。

  實體經濟轉型要『+』的是科技

  在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互聯網+』的概念引起與會企業家熱議。

  楊元慶表示,傳統行業『+互聯網』更有意義:每一個傳統行業都有長期積累下的寶貴經驗、能力,需要做的是用互聯網武裝自己,內部流程、對外交易都能夠數字化,使業務流程、業務模式競爭力更強。

  在一些企業家看來,傳統行業的轉型已跳過了融合互聯網的過程,步入『+智能』的階段。

  獵豹移動公司首席執行官傅盛說,物理世界數據化是傳統行業真正轉型的核心,用更多人工智能方式獲取更多來自於產業的數據纔是關鍵點。對此,人工智能纔有機會驅動物理世界數據化,比如每一個人進店、每一個訪客訪問、每一個動作都可以被識別成數據。

  『在座的幾位涉及投資界、智能制造業包括共享辦公、租賃業、教育還有知識界,或者安全領域,今天能坐在一塊,共同特點是結合了科技。』馬化騰在一次論壇上坦言,『+互聯網』、『互聯網+』只是概念區分,事實上互聯網變成有科技屬性的附屬物,所有企業都要加上科技。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