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領航新征程]村莊的另一種生長方式:創客上山資本下鄉
2017-11-30 10:27:57 來源:華龍網  作者:佘振芳 董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都在說供給側改革,民宿產業就是鄉村旅游的供給側改革,對我們來說,既能實現情懷,又是乾事創業的機遇,還能帶動鄉村發展。』胡小兵說。

  巴南聖燈山的熊貓寶貝親子莊園一期投資2000萬。受訪者供圖,華龍網發

  資本下鄉:大而全的田園綜合體受熱捧

  清晨七點半,巴南區跳石鎮大溝村一社的何文凱踏著朝霞出門,來到位於聖燈山上的熊貓寶貝親子莊園准點上班。

  平日負責修剪莊園花草植被的他,這天還要幫忙照看來莊園游玩的小朋友們,為此,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神貫注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

  而在一年前,何文凱還在擺弄著自家十多畝苗圃裡的花草灌木,他做了十多年花草生意,每天天沒亮早起澆水施肥,和各路買家打交道,生意好的時候挖苗木要挖到半夜。『雖然一年能掙個幾萬塊,但是太累了,我都五十多了,體力有點吃不消,現在的活計一個月3000塊左右,輕松多了。』

  地處聖燈山的大溝村一社,以往交通不便,社裡的年輕人紛紛外出讀書打工,剩下的120多口人幾乎都是5、60歲的老年人。其中大多數人靠著種地度日,自產自銷。除去平時日常的生活開銷外,剩餘的農副產品拿到鎮上的集市上出售,一年也就賣1000多元。

  去年年底,大溝村被熊貓寶貝親子產業集團看中,投資兩千多萬做起了『熊貓寶貝親子莊園』,聚焦親子陪伴、邊學邊玩的新型親子農莊。

  熊貓寶貝親子產業集團總經理徐思光坦言,因為看好田園綜合體產業的前景和發展,『一早便確立了親子教育陪伴的核心,大溝村距離主城較近,車程在4、50分鍾左右,有山有水,有叢林有窪地,植被茂密,非常適合建設田園綜合體。』

  據他們調查,每周末,重慶至少有近70萬戶家庭有短期出行的計劃,普通的山水、古鎮景點已經無法滿足,以互動體驗的田園綜合體逐漸成為熱門選擇。

  在佔地200畝的親子莊園一期內,既有鍛煉孩子體力的『穿越叢林』『模擬逃生』等項目,也有包括『科學館』『聰慧園』在內的『森林學校』,讓孩子們親手體驗印刷術、造紙術等國學經典,家長和孩子還能在農耕體驗區一同采摘蔬果、摸魚喂雞。

  『我們是今年十月一日開園的,一開始,心裡也有點沒底,但現在越做越有信心。到目前,已接待游客2萬人次,預計到年底,三個月營收能達到200萬左右,明後年有望收回成本。』徐思光告訴記者。

  親子莊園的修建,首先獲利的便是大溝村的村民。以往閑置的田地,按人頭每年1500元租給莊園。莊園還提供眾多的工作職位,合同工每個月工資3000元左右,打零工80、100一天。『像我們餐廳的服務員、游戲協管員、清潔工,幾乎都是經過培訓後上崗的本地村民,勞動強度不大,目前已有30多位村民在園內工作。』徐思光說道。

  許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來了。小包工頭潘小靜去年回到社裡,以自己承包的魚塘作為資產入股,年底分紅,成為了莊園的合作伙伴。

  『以前交通不方便,泥濘小路連車都開不攏,現在路建好了,據說自來水管、天然氣管也要鋪進來,大家當然願意回來了。』在潘小靜的帶動下,一大幫鄉親也打算回來。

  接下來,熊貓寶貝親子莊園准備投資發展特色住宿,如帳篷酒店、集裝箱酒店、樹屋等,莊園內的老房子也盡量保留翻新,再與村民以合作的模式改造為特色民宿,預計將打造300多個房間。

  像熊貓寶貝一樣的田園綜合體,近年來在重慶發展勢頭很快,如南川生態大觀園、銅梁奇彩夢園、涪陵大木花谷、石柱八龍?鄉休閑農業示范園等,都成為了鄉村旅游的精品,帶動一方人氣。

  外出打工的村民計劃回家,以自家房子為資產入股,與莊園合作改造成茶樓和特色民宿。首席記者佘振芳攝

  政策東風:土地和資金獲雙重保障

  無論是小而美的民宿,還是大而全的田園綜合體,在鄉村振興戰略下,都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

  根據重慶市農委數據,2016年,重慶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游客就達到了1.52億人次,營業收入349億元。未來,這一數據還將刷新,重慶市農業農村『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力爭全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人次突破2億人次、綜合旅游收入突破500億元。

  國家及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鄉村旅游提檔昇級指引方向。在今年7月18日出臺的《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昇級行動方案(2017)》中,明確提出要『推動形成體系完善、布局合理、品質優良、百花齊放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爭取2017年全國鄉村旅游實際完成投資達到約5500億元,年接待人數超過25億人次,鄉村旅游消費規模增至1.4萬億元,帶動約900萬戶農民受益。』

  針對鄉村旅游投資和從業者最關注的土地供給問題,『行動方案』落實了鄉村開發的用地政策。以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方式提供鄉村旅游項目建設用地,鼓勵農村集體用地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的方式與其他投資主體共同開發鄉村旅游住宿、餐飲等服務設施。

  土地政策有了保障,資金如何解決?在這方面,重慶金融業也在探索,截至目前,重慶農商行為支持城口縣鄉村旅游業發展,發放貸款就達到1300多筆、金額超過1億元,這其中包括4戶貧困戶申請的巴渝民宿扶貧貸款,以及38筆總金額超過1600萬元的大巴山森林人家貸款。

  過去,人纔匱乏是制約鄉村旅游發展的主要問題,如今『行動方案』明確提出『重點培養1000名鄉村旅游帶頭人』,鼓勵人纔回鄉創業。人纔返鄉將新的發展理念、思路帶回鄉村。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領航新征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