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圖片來源:新華網)
央視網消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如果說五年前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只是一個初步輪廓,那麼五年後的今天,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中國夢的實現給出了更清晰的答案,和更詳細的實現路徑。
不懈奮斗的中國夢
『中華復興大夢想,挺起胸膛扛肩上,哈達敬獻偉大黨,馬頭琴聲蕩吉祥……』11月20日,溫泉縣烏蘭牧騎演出隊的歌聲在中哈邊境的庫克他烏邊防連駐地上空回蕩。為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門創作的節目《贊歌獻給共產黨》贏得邊防官兵的陣陣掌聲。

10月31日,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這是31日上午,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習近平帶領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溫入黨誓詞。(圖片來源:新華網)
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僅一周,習近平便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奔赴上海和浙江嘉興分別瞻仰中共一大會址與南湖紅船。宣誓廳內,習近平帶領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溫入黨誓詞。
從『十八大』到『十九大』,跨越的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陸續推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相繼出臺,一系列重大工作持續推進,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習近平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用四個『偉大』來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四個『偉大』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
實現中國夢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十分艱難曲折的過程。堅持黨的領導,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實乾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之路纔能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強勁。
人民幸福的中國夢
漠河北極村一位餐館女老板,她的中國夢是幫助老年人改善生活質量,減輕年輕一代人的負擔;廣西陽朔的一位工人,他夢想小康和富足的物質生活;長春大學一位計算機系的學生,他的中國夢則是實現個人理想,為社會做貢獻……
這些都來源於德國留學生岳凱涵的畢業論文——《老百姓的中國夢》。在浙江大學讀研期間,岳凱涵騎行5800公裡穿越中國。從黑龍江漠河北極村,一直到海南三亞,歷經近100天。畢業論文的素材正來源於這次旅行。在他看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中國夢。但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有著實現夢想的樂觀態度。』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十九大報告中,『人民』二字被提及203次,重達千鈞。『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這是十九大報告對人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的莊嚴承諾。
民主、團結、權益、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美好生活、當家作主……每一個與人民息息相關的詞,拼就了中國夢的美好藍圖。
五年來,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中西部和農村教育明顯加強。就業狀況持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經濟增速,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國家安全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環境狀況得到改善。

1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在越南峴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並發表題為《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謀求亞太更大發展》的主旨演講。 (圖片來源:新華社)
11月10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向世界宣布了『以人民為中心、邁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
中國夢不是鏡中花、水中月,而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夢想,是每一個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想。
休戚與共的中國夢

哈佛『八博士』王文超、張欣、張鈉、王俊峰、劉青松、劉靜、林文楚、任濤(從左至右)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圖片來源:新華網)
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率高徒陳宇翱、陸朝陽先後回國,三人三奪世界量子電子學和量子光學領域最高榮譽——菲涅爾獎。他們在回國後組建了一支中國物理界的『夢之隊』。哈佛『八博士』共聚合肥科學島建起世界上最先進的強磁場實驗裝置,成為近年來『歸國圈裡』的美談。他們自豪地說:『祖國像是一個強磁場。』
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為留學生回國創業提供了動力,創造了條件。數據顯示,留學歸國人員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長到2016年的82.23%。
『中國夢是國家夢、民族夢,也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聚天下英纔而用之』的戰略目標,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纔制度體系。優惠的政府政策、活躍的經濟、科教事業的持續投入、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和實現中國夢的宏偉藍圖,激勵著一批又一批的海外游子歸國奮斗,『想做民族復興征程中的創業者而不是旁觀者』。
中國夢也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關。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五年間,習近平先後出訪了五十多個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全球『熱詞』。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繼承和發揚絲綢之路精神,把我國發展同沿線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沿線各國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
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沿線各國紛紛尋找本國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的有效對接,共同向著未來前行。僅2017年5月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就達成了270多項成果,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類76大項。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更是世界的夢。』時代賦予了中國『大國外交』的偉大使命,推進中國夢對接『世界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區域共同繁榮。大國之志,不在一國之復興,而在共榮均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的征程即將開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這艘『夢之巨輪』,正在不斷劈波斬浪,高歌向前。(文/劉暢)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