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狀元技工』許啟金:把電力送進千家萬戶
2017-11-26 15:08:37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愛崗不僅要敬業,更要精業。我們要用汗水和智慧,把光明和動力送去千家萬戶,讓勞動托起中國夢!』許啟金是國網安徽宿州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的副班長,他作為國網系統的『大國工匠』,堅守生產一線,乾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帶領團隊先後研發成果54項,獲得專利41項。

  有人說他是『高壓線舞者』,也有人說他是『線路醫生』,還有人說他是『陽臺上的發明家』。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在2100公裡的線路上往來穿梭,這就是許啟金的線路人生。

  黑紅的臉龐、憨厚的笑容、堅定的眼神、淳朴的話語……他就是曾被習近平總書記贊揚的『狀元技工』許啟金。

  許啟金正對設備結構進行認真研究。圖片由中國文明網·安徽站提供

  『乾事業的最高境界就是樂』

  1982年,許啟金被招工進了宿州供電局,從上班那天起,他就用心觀察輸電線路上的每個部件,為了熟悉每個設備的性能,他購買了大量專業書。他的書櫃裡從80年代到最近出版的專業書籍有150多本,總價值在6000元以上。有的書已經被他翻得脫了線、卷了邊,有些書裡的頁碼還折著,圓珠筆劃的道道已褪色。許啟金早年學習有個笨方法,將買來的白紙裁成十幾個紙條,將書中的知識點寫在紙條上,在上班途中和巡線路上,隨時拿出來看看。

  許啟金爬電杆時身姿矯健,野外作業常與危險相伴,他總是把安全讓給別人,危險留給自己。2005年8月2日凌晨3時,暴雨傾盆,電閃雷鳴,宿州『國姬線』符離段因雷震發生跳閘,影響整個城區供電。『去現場數公裡的路上一片汪洋,分不清哪是溝、哪是路,當時許師傅執意走在前面,為我們探路』,同事李德波回憶當時情景眼圈發紅。趕到故障區域時,大家都驚呆了:電線杆塔陷在齊腰深的水中。『大家別動,我先上去摸摸情況。』許啟金說完跳進水中,奮力劃向杆塔。

  風驟雨急,爬電杆稍有不慎就會失足,許啟金只能將身體緊貼杆塔,小心翼翼向上挪。平時只需分把鍾的登頂過程,這次用了十來分鍾。然而,由於難以確定故障點,許啟金又連爬5座杆塔摸排。故障排除時,天剛蒙蒙亮,許啟金此時已凍得渾身哆嗦,臉上卻掛起了招牌式的憨笑,『還好,天剛亮就送上電了。』

  這樣的危險任務,許啟金接過不知多少,每次都『有驚無險』,這得益於他多年練就的紮實功底。『能把簡單的事每一次都做對就是不簡單,能把平凡的事每一次都做好就是不平凡。』在宿州供電系統,許啟金的『人生哲學』人盡皆知。

  許啟金正在檢修線路。馬勇攝

  『不斷學習和創新,纔能應對挑戰』

  2003年,這個只有高中文憑的一線工人,站到了省電力公司職工大學的講臺,給大學生職工上課。當年,他以理論94分、技能97分的成績通過高級技師的鑒定。2004年,宿州供電公司選拔技術狀元,他一路過關斬將,脫穎而出,2005年,他被省電力公司授予『首席技師』稱號。2006年他主筆編寫了《高壓線路帶電檢修工崗位培訓考核標准》,後由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發行。2011年,他被國家電網公司聘為『生產技能專家』。他說:『作為一線黨員,對崗位工作就要知、會、熟、精,走在專業的前面』。

  在許啟金的臥室,床上堆著書,有電腦、打印機、掃描儀。陽臺裡有架臺鉗和一張工具桌,桌子上雜亂地放著游標卡尺、銼、螺絲刀、強力膠等,他家的陽臺是他的『專屬區域』,許多零部件就是在這個『小車間』制造出來的。一件成果完成前,要經過多次反復論證、實驗和改進,有時想出了好的方法,乾起來甚至會忘記吃飯、忘記休息,半夜不睡是常事。

  他先後研制出『輸電線路角鋼吊點卡具』等國家專利,2003年成為送電線路工高級技師,2011年成為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專家,2016年成為『全國技術能手』……2016年4月26日,在合肥召開的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許啟金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了創新工作成效。他多年來堅守一線的『釘釘子』精神得到了總書記的肯定。

  長期以來,線路工作被視為純粹的體力活,許啟金卻把它做成了『智力活』。『社會對供電的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必須不斷學習和創新,纔能應對挑戰。 』許啟金常這樣自勉。

  『最大願望是帶出一支團隊』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如何把技術留下來?這是許啟金經常思考的問題。隨著電網技術的信息化、智能化,鑒於線路工區大多數文憑不高,如何讓『70後或80後』線路工人勝任工作,許啟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培訓,盡快讓新老員工會用新知識、新技術。

  2012年夏天,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為備戰全國電力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身為教練的許啟金第一個爬上二三十米高的鐵塔,做好安全措施,再讓隊員們一個一個練。10來個隊員每人練習一兩次,他在鐵塔上一待就是半天。線路工區每次進新人,許啟金都會親自上陣,手把手地教。他還給每個徒弟建立個人檔案,分析每個人的優點和不足之處,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一對一的輔導。經過老許的精心輔導,目前線路工區已經形成了『60後、70後、80後』的階梯狀業務精英團隊。

  『我最大的願望是帶出一個團隊,讓他們都成為生產骨乾,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如今,老許的徒弟紛紛『出師』,他們參與研發的輸電線路護線管理系統、遠程監控系統、接地線轉向器等創新項目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大獎。有的徒弟年紀輕輕就成為國家級的勞模和專家。

  許啟金在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同時研發出更多的技術成果,他和同事們一道把電網建設好、維護好、發展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用電需求,把電力送進千家萬戶,做人民群眾滿意的光明使者。(材料來源:中國文明網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孫宇
【專題】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