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領航新征程】農村垃圾分類,這樣做到『全覆蓋』
2017-11-28 10:25:55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江寧谷裡街道垃圾分揀中心的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廚餘垃圾經處理會制作成有機肥料。記者江瑜攝

  11月23日,江蘇南京召開全市農村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推進會,標志著南京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正式從試點變成全面開展。在面廣量大的涉農地區,讓農民改變長久以來的習慣,從每一戶源頭開始開展垃圾分類,這不亞於一場『環保革命』。從今年6月開始試點,目前全面實施,到2019年全市開展垃圾分類的行政村要達到100%,南京農村垃圾分類『全覆蓋』的目標令人期待,如何做到更引人關注。

  家家兩個垃圾桶

  乾濕分離

  社區垃圾分類勸導員向農家樂的商戶講解垃圾分類方法。記者崔曉攝

  每天一早,位於江寧區谷裡街道箭塘社區的街道垃圾分揀中心就開始忙碌起來。7點半,全街道的生活垃圾會運來這裡,9點半,集鎮廚餘垃圾也會陸續運來。

  南京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後,江寧、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區各選取一個完整街鎮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谷裡街道是全市最早開展垃圾分類試點的街鎮。為配合垃圾分類,街道建設了垃圾分揀中心,於今年11月建成投用。

  『乾垃圾運過來,倒進這裡,機器進行粉碎、分離。』分揀中心環衛工老李說,這個分揀中心有兩臺垃圾處理設備,一臺處理乾垃圾,也就是普通生活垃圾,一臺處理濕垃圾,也就是廚餘垃圾。乾垃圾處理能力是每小時3噸,這臺設備佔地較大,運行時,履帶將垃圾池裡的垃圾『吞』進去,飲料罐、金屬瓶蓋等金屬垃圾經過磁選機被分離,其他垃圾被鋪在滾軸篩上,由環衛工人進行人工分揀,分為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兩類,可回收的統一儲存,不可回收的粉碎後集中清運。

  在另一個車間裡,廚餘垃圾處理設備也正在工作,集鎮飯店和居民家的泔水、剩菜剩飯和菜渣,被倒入一個密封的處理器,經過處理後,這些廚餘垃圾將變成有機肥料。

  街道分揀中心其實是農村垃圾分類的第二站,源頭是在農戶家中。

  谷裡街道周村社區是全市最早開展農村垃圾分類試點的兩個社區之一,在周村世凹桃源村,垃圾分類已經是家家戶戶的習慣。世凹桃源是美麗鄉村景區,集中了20多家農家樂餐廳,在村子裡走一圈可以看到,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有一個垃圾存放點,有一綠一藍兩個垃圾桶和一個有害垃圾棄置桶,餐廚垃圾扔在綠桶,普通垃圾扔在藍桶。慶和居農家樂餐廳老板林慶河說:『摘了菜,菜葉子扔在綠桶,剩飯剩菜扔在綠桶,其他的紙巾、一次性餐具、包裝袋、煙頭等等,扔在藍桶。』他說,現在每個村民都已經對垃圾分類門兒清,菜葉子和剩飯剩菜可以在社區的有機垃圾處理點處理,其他垃圾運走。每天,社區安排保潔員定時上門收集垃圾,村民要做的並不難,習慣成自然。

  周村社區書記幸義龍說,開展垃圾分類後,社區組織了勸導員,和社區乾部、黨員一起挨家挨戶向農戶宣傳垃圾分類,同時,社區還建設了一個有機垃圾處理點,現在可以做到廚餘垃圾不出村。

  洗手液50分、香皂40分、面紙100分、大米1080分……康寧農家樂餐廳旁邊,有一個小超市,貨櫃上商品齊全,生活用品、米面糧油等等,但每樣商品上標的都不是價格,而是多少分。這是周村的積分兌換超市,為了鼓勵農戶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社區探索農村信用體系,根據每家每戶垃圾分類的數量計算積分,積分可以到這裡換取商品。小超市經營戶說,每個月都會有村民來兌換積分,『垃圾分類就是舉手之勞,還能換東西,當然樂意。』

  經過5個月的試點,目前谷裡街道已經有40%的自然村開展垃圾分類,年底前,街道11個社區將全部實現垃圾分類。

  讓垃圾池在農村消失

  為全面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南京近期出臺了《南京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和《南京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對這項工作進行指導。

  要讓農民改變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並且家家戶戶全面鋪開,農村垃圾分類工作的難度可想而知。『我們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能讓農民成為垃圾分類的「專家」,他們只需要做最簡單的一步。』市城管局局長許衛寧說,全面實施農村垃圾分類後,南京會采取政府主導的方針。政府主導體現在資金投入方面,發放到村民家中的垃圾桶、村裡的處理點、垃圾儲運設備等,都會增加資金。《方案》明確,南京將研究出臺農村垃圾分類的資金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從明年起市、區財政部門要將農村生活垃圾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進一步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切實保障農村垃圾分類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農村垃圾分類工作按時序推進。政府主導還體現在人員設置上,垃圾分類工作在源頭,但村民只需簡單的兩次分類,區分出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即可。之後的工作就交給了保潔員。每個社區都要建『兩員』隊伍,其中督導員負責向村民進行宣傳;保潔員則按照不低於村人口3?的比例要求配備,保潔員定時上門,收運餐廚垃圾之外,將不可爛垃圾進一步分類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並進行分類收集。

  城管部門介紹,我市農村垃圾分類是向浙江金華取經,但前期試點中積累的一些經驗,以後也會逐步在全市推廣。 『比如餐廚垃圾不出村鎮。』市城管局副局長陳雷說,南京鼓勵社區建設有機垃圾資源化處理站,類似周村社區的處理站,可以就地將餐廚垃圾變成有機肥料。除了餐廚垃圾,其他垃圾中,可回收垃圾,如飲料瓶、舊衣物、紙包裝等,鼓勵村民和保潔員自行出售,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由社區統一收運。

  目前,在南京大部分農村,仍是垃圾池集中堆放的垃圾處理模式,因此,我市開展垃圾分類的第一步就是讓使用了幾代人的垃圾池全部消失。『2017年內取消所有傳統垃圾池,全面配置標准分類垃圾桶。』許衛寧說,除了設置有機垃圾處理點,街鎮還應建設垃圾分揀站,加快設備更新,采用運桶專用車或全密閉收運車輛進行運輸,生活垃圾密閉運輸率達到100%。

  陳雷介紹,全面實施農村垃圾分類,南京將分步進行:年底前完成首批有機垃圾處理站、垃圾分類收集分揀站等設施的選址建設;明年和2019年用兩年時間逐步將垃圾分類處理100%覆蓋;2020年全面完成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備,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和處置規范運行,實現三項指標再提昇:分類配套設施合格率達到95%,農戶垃圾分類參與率達到95%,所有街鎮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均超過35%,垃圾分類減量見到顯著成效。

  據悉,南京將同步執行考核督察機制,推動農村垃圾分類開展。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領航新征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