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湖村垃圾分類有專人負責監督

廚餘垃圾處理機發揮大作用
國際在線報道:浙江省安吉縣北有個天子湖鎮南北湖村,是個有著2200多人口的大村,由三個自然村組成。2014年開始,南北湖村開始努力創辦『美麗鄉村文明示范村』,紮紮實實地為老百姓改善居住環境,而改善環境的切入點就是長效抓垃圾分類工作,讓垃圾減量化、資源化。
村主任黃鳳娟(女)說,現在南北湖村有專門集中回收垃圾的垃圾站,將分類好的垃圾進行處理,如果發現有分類不對的,垃圾管理員會進行二次分揀,每個垃圾桶都可以溯源。如果發現哪位村民一直不按要求分類,村乾部會上門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她表示,村民都很願意進行垃圾分類,因為他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我們建設美麗鄉村示范村就是從垃圾分類開始的,引進了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就地處理廚餘垃圾,目的是將垃圾減量、資源化。經過處理後,廚餘垃圾變成有機肥,作為村莊綠化養護的肥料。我們的農戶自己在家裡種種小菜,做有機肥效果還不錯。』
黃鳳娟提到的廚餘垃圾處理機是一種有機廢棄物快速發酵制肥機,一天能處理一噸垃圾,可以制造100公斤有機肥,真正實現『變廢為寶』。現在村裡給家家戶戶都發了『兩桶一筐』,即兩個垃圾桶一個垃圾筐。兩個桶裡裝的是廚餘垃圾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對於怎麼界定這個分類,讓村民一下子能明白,黃鳳娟說:『跟農戶宣傳的時候盡量讓他們聽得懂,我們形象地給農戶講,垃圾分為(會變)爛的和不(會變)爛的。這種說法農戶就很能理解,菜葉子和瓜皮果殼是會爛的,像買回來的塑料袋和包裝袋是不能爛的。』
村乾部們還會告訴大家,垃圾筐是用來放家裡以前賣廢品的那種瓶瓶罐罐,塑料瓶、玻璃瓶都包括在內,村民可以自己賣給收廢品的,也可以讓村裡統一過來收走。漸漸地,沒有人隨手扔垃圾了,垃圾都入了垃圾桶,而且變廢為寶。村裡還辦了不少關於垃圾分類的講座,大家慢慢意識到,村莊的衛生要靠大家共同維護,而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是村裡乾淨衛生的源頭。黃鳳娟說:『村民是慢慢地對環境有了一個認識,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村民覺得這樣搞村莊是越來越漂亮了。以前污水遍地都是,房前屋後都是垃圾,現在村莊很乾淨,井然有序。大家開始覺得,美麗鄉村做和不做,是有很大區別的。現在外出打工的人回流現象是比較明顯的,很多十多年前出去的人都想回來,他們會和村裡面打聽有沒有地方可以蓋房子,因為他們說想回到自己的地方蓋房子,想住在村裡,畢竟這裡纔是他們的根。』
胡明子今年30多歲,是南北湖村的理發師,他一直住在村裡,他對記者說:『以前是屋裡現代化,屋外髒亂差,現在搞了美麗鄉村,村裡乾淨了。路上的垃圾沒有了,因為有垃圾分類。現在老百姓很自覺地分類垃圾,街道整潔乾淨,我們現在回家都感覺很舒服。』
胡明子對記者說,村裡的老人之前不是很理解垃圾分類,覺得麻煩,後來發現環境真的因此變好了,他們也漸漸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