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寵物交通事故一方說開車太快一方說為何不拴繩
小區裡的中小型犬出車禍最多
在小區裡開著車,忽然輪子下『咯?』一下,接著有人大聲呼喊著撲到車旁——軋著寵物狗了。鬧上法庭後雙方各執一詞,狗主人痛斥司機『小區裡開車還不注意安全』、司機抱怨『出來遛狗為什麼不牽著』。什麼樣的狗容易被撞、在什麼地方容易出現事故、犬主人索賠時所要的精神賠償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多年的飼養費用能不能合並算入寵物主人的損失?記者統計部分法院的類似判決後發現,『各打五十大板』的情況較常見,犬主承擔的責任雖然從三成到六成不等,但基本都能夠獲得部分賠償。
遭車禍最多的
是小區裡的中小型犬
早晨7點半,家住東花市的袁大媽在第一波電梯高峰剛剛過去,帶著自家的兩只貴賓犬下了樓。電梯門一開,兩只小狗吠叫著直衝了出去,袁大媽在後邊連追帶趕,連連呵斥。
和小區裡很多養著小型犬的鄰居們一樣,袁大媽家的這兩只貴賓犬很少拴繩子。按照袁大媽的說法:『這狗不咬人,就是愛叫,有時候坐電梯,碰到有小朋友,要是它們撒歡往人家身上湊,我把它們抱起來就行了。』
同是白天遛狗,金毛、哈士奇等個頭較大的寵物狗,一般都被犬鏈拴著。牽著一只金毛的陳女士對記者說,雖然養狗人都知道這種狗溫順,但是不養的人,特別是小孩子,看見這麼大的家伙,往往不由自主的害怕。『有的金毛還比較愛跟小孩子玩,有時候會把人家嚇到,所以沒辦法,只能一直牽著。』
兩類寵物犬不同的待遇,初衷雖然都是犬主人出於『自家狗會不會傷到、嚇到其他居民』的不同判斷,但是其中一個客觀後果卻明顯地體現在涉及寵物的交通事故當中。
記者從東城、朝陽、通州部分一線交通大隊了解到,目前在城區內涉及寵物的交通事故當中,人車混行的小區裡或者車庫出入口附近,中小型、沒有約束的犬類,遭車輛撞死撞傷的比較常見。在農村地區,德牧、土狗等大中型犬類,偶有在村內道路或公路兩側被撞的。
『一般來說,發生這種事故,我們會出具交通事故認定書,但是不會在現場判定雙方責任,如果雙方協商不成,就應當直接向法院起訴。』一位朝陽一線交警告訴記者,在他處理過的寵物事故現場中,基本全部是沒拴鏈兒的、比較小的狗被撞。『犬主一般都情緒激動,確實像是自家親人受傷,有時候司機也會非常激動,兩邊對著吼,司機一般說得最多的是「這麼小的狗,誰看得見?誰讓你不牽著的?」』
法院多判決雙方各承擔一半責任
今年6月23日,家住通州某小區的李女士『痛失愛犬』。據她在事後向通州法院提交的起訴書中說,這條棕色泰迪是10年前買的,一直飼養至今。當天晚上9點多,她在小區裡遛狗,雖然沒拴繩,但是一直靠著路邊走,結果被駕車從南向北行駛的程先生把狗撞死。『我和狗一前一後,靠著路邊,司機當時醉駕,拐彎的時候也沒開轉向燈,就撞上了。』
但是在交管部門出具的事故認定書裡並未提及『醉駕』的事兒。程先生也辯解說,當天根本沒喝酒。『事發之前,我跟這條狗差不多有三五十米的距離,我本來在路右邊開的,這條狗突然往車的方向跑,我就往左邊躲,結果在路中間把狗撞了。』程先生認為,他對於這條狗的死亡毫無過錯,不應賠償。
法院判決雙方各自承擔一半責任。『被告人駕駛小客車將原告所有的寵物狗撞死,未盡到安全駕駛義務;原告作為寵物狗的所有權人,未按規定辦理養犬登記證,且在遛狗時未牽引寵物狗,未盡到合理管束義務。雙方責任比例為各50%。』考慮到李女士購買及飼養寵物狗支出了相應成本,最終法院綜合考慮雙方責任及一般泰迪犬價格等因素,判決程先生賠償李女士財產損失1000元。
如果司機和犬主矛盾甚深,且已經發生了經濟上的糾葛,案件會更加復雜。在北京二中院審結的一起案件中,司機呂女士說,事發的時候,她正在東城區富貴園三區車庫左轉彎,忽然有人猛烈敲擊她的車窗,大喊『下車』,她纔知道軋了小狗。在犬主人吳女士要求下,雙方一起帶狗到寵物醫院就診,呂女士墊付了醫療費12800多元。當天23時,雙方又一起到當地派出所報警。『民警問她,我纔知道,她沒有登記,屬於非法養犬。』根據小區物業監控拍攝下的畫面,吳女士遛狗未系狗繩。呂女士要求對方退還墊付的醫療費,『司機坐在車裡肯定是有盲區的,狗那麼矮,根本看不到啊。』
吳女士當庭反訴。她說,當時她正在通過地下車庫門口的人行橫道,這輛紅色汽車突然高速猛拐,纔發生了事故,而且當時這輛車軋著道路上的黃線拐彎,如果沒有這些違法行為,事故也不會發生。在第一次手術後,傷犬沒有痊愈,第二次手術又花了1.5萬。
一審法院作出的判決,將兩次寵物手術費用相加,要求雙方各自承擔一半。但是雙方均不服,同時向二中院提起上訴。
二審法官認為,車輛在小區內駕駛,本應緩速行駛、遵守規則,呂某軋黃實線左轉彎,並在其自認視線良好的情況下撞傷人行橫道上的寵物犬,對損害事件的發生具有明顯過錯。吳某認為狗被撞傷應當比照闖紅燈的汽車撞到人行橫道上的行人,但法律所規范和調整的是人的行為,犬只作為寵物不具有法律主體資格,顯然不能直接比照機動車與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規定處理。而規定攜犬出戶須束犬鏈並由成年人牽領的目的,正是為了規范養犬人的養犬行為,防止犬只咬傷人及影響道路通行、小區環境等社會公眾生活。最終,法院駁回雙方的上訴,維持原判。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