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1月6日電 題:家委會競選堪比選CEO『變味』的家委會能發揮啥作用?
新華社記者廖君、趙婉微、潘旭、吳振東
近日,為了能競選進入家委會,上海浦東某外國語小學一年級某班的幾位家長,紛紛曬出『神履歷』『神學歷』的微信截圖在朋友圈霸屏。有網友稱看後被嚇到,這樣的競選堪比競選CEO,甚至稱還是先不當家長了。競選家委會緣何變成一場『名利秀』?變味的家委會,到底為誰代言?
家委會競選堪比選『CEO』
『我是XX小朋友的媽媽,目前在知名外企作HRD』『我和孩子媽媽碩士,我博士期間曾擔任學生會主席』『我工作於全球某投行,研究股市大數據,如果誰欺負我家孩子,孩子他爸會把你的股票砸到跌停,包括茅臺』……
翻看這些簡歷,家長們都在使盡渾身解數秀著自己的職業、學歷、教育經驗等,意在進入家委會的家長們,大都表示自己平時時間彈性,甚至可以隨叫隨到,樂意為班級做事。
連日來,記者一直嘗試各種方式聯系涉事學校負責人均無回應。5日,記者從學校所在區的教育主管部門拿到一份學校的書面回應。
校方稱,事件起因是一年級班級選舉家委會,學校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通過家長自薦和他薦,集體醞釀表決選舉的方式產生。校方表示采用選舉的方式,是充分尊重家長意見,讓家長行使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校方在書面回應中寫道,由於家長對孩子教育十分重視,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了解和參與積極性比較高,所以在自薦時努力展示自己,公布了個人信息,該班級其他家長看到信息進行截屏,發在了自己和朋友組建的群裡進行討論,經過散播產生現在這個狀況。
有教育界人士認為,從表面上看,這樣的競選很民主,大家亮資歷亮簡歷,拼熱情表決心,由家長報名選舉。但家委會不一定要高學歷、社會精英,更多需要的是一份責任心和熱情。如此競選或多或少淪為『拼爹拼媽』的秀場,是家長之間資源、關系、實力的比拼。
『進家委會就是為了讓孩子得到關照』
事實上,家委會競選成為『名利秀』並非個案。記者了解到,有些學校的家委會甚至存在一些『潛規則』。比如說,老師遇到一些學生選拔活動時,一般由家委會先『瓜分』一遍,剩下的纔到班級裡。有的甚至名額都在家委會裡『消化』了。
此外,有些學校的家委會成了學校本職工作在家長群裡的延伸,家委會成員成了『第二任課老師』『助教』或『實習老師』,甚至是義工。此前某地一學校的家委會成員就被曝出在教室裡看護晚自習。
教育專家熊丙奇分析,當前學校的家委會大致可分為四類:『擺設家委會』『工具家委會』『變相聯誼會』,以及真正由民主選舉產生的家委會,『但目前中小學家委會,前三者佔了大多數。』
武漢一所高中家委會成員劉女士坦言,自己是積極爭取進入家委會的,班級QQ群、微信群都是自己組建的,後來也就順理成章成為家委會會長。『如果不是為了讓孩子能有更多關照,我何苦加入家委會。』劉女士說,進入家委會不難,但要想把工作做好也不容易,為了孩子,很多家長比工作還賣命。
崔先生是北京一所小學家委會會長。在他看來,現在家委會不少都成了為學校、為老師服務的組織,根本起不到監督學校、老師的作用,最多是對食堂提提意見,學校也不歡迎家長對課程、教材方面提意見。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