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不要人誇顏色好——在時間節點上接續奮斗
2017-10-31 10:20:48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不要人誇顏色好(人民論壇)

   ——在時間節點上接續奮斗③

  辛士紅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這句詩結束自己的講話。這傳遞出一種自信、坦誠和定力,也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應該保持的自知、清醒和謙遜。

  今天的中國,有理由自信。每5年改革發展就邁上一個大臺階,這樣的成績,就是最深厚的底氣。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歡歌代替了悲嘆,笑臉代替了哭臉』,佔世界1/5人口的中國,擺脫了『被開除球籍』的危險,重新回到『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橋、中國車、中國路、中國港,墨子『傳信』、北斗組網、超算『發威』、『天眼』探空……新變化新成就『當驚世界殊』,值得濃墨重彩地宣揚。

  在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大上,有來自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名記者前來采訪,記者的人數比黨代表的人數還要多。一家外國媒體評價:『中國共產黨就好像打開了自己家的臥室,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前來參觀,用實際行動將自己公開透明的形象展現給世界,表達出與世界共享發展成果的開放和自信。』今天,我們擁有講不完的中國故事、挖不盡的新聞富礦,有足夠的自信、底氣和實力,來分享我們的經驗和智慧,來接受媒體的聚焦和監督。

  盛贊和美譽固然可以鼓舞信心、重塑形象,但也不能照單全收,更不是多多益善。百句不切實際的贊美,不如一句不留顏面的批評。即使是由衷地稱頌,如果聽得多了,也容易讓人盲目樂觀、忘乎所以,看不到差距所在,聽不得逆耳之言。經得住批評是個考驗,經得住表揚有時是個更大的考驗。更何況這當中有別有用心的忽悠、暗藏套路的捧殺,目的是要給中國強加這樣那樣的『責任』、背上這樣那樣的包袱。魯迅先生早就斷言:『現在被罵殺的少,被捧殺的卻多』『所以我的經驗是:毀或無妨,譽倒可怕,有時候是極其「汲汲乎殆哉」的。』

  《尚書》上講:『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不要人誇顏色好,說到底是要保持定力,不為不切實際的誇贊迷惑,也不為不符實際的批評困擾。越是順風順水,越需要保持平常心和包容心,少聽溢美之詞,多聽有益建議。別人以偏概全時,對自己要有客觀認知;別人抹黑詆毀時,也要能保持警覺、不畏亮劍。只要我們自己頭腦清醒,站穩腳跟,自信而不自矜,自豪而不自滿,就能做到『打不倒、苦不倒、難不倒、罵不倒、誇不倒』。

  客觀地說,在國際輿論格局中,『西強東弱』的趨勢尚未發生逆轉,中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不少時候還存在『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傳開叫不響』的現象。我們有本事乾好『中國事情』,也要有信心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一個更加客觀、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更要眼光長遠,看到我們國家發展成就這麼大、發展勢頭這麼好,在世界上做了這麼多好事,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心自會有公論、歷史自會給判斷。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十九大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