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加速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
2017-10-31 09:08: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橕。十九大報告中10餘次提到科技、50餘次強調創新,提出到2035年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這吹響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強勁號角。

  眾多業界人士表示,十九大報告為創新型國家建設樹立了長遠目標、指明了發展方向,將激勵全社會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擦亮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閃亮名片。

  創新驅動成就矚目

  在過去的5年間,創新驅動可謂最大發展亮點之一。

  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

  過去的五年,我國科技創新的整體能力顯著提昇,科技創新取得了一系列矚目的成就。

  主要創新指標進入世界前列,科技創新的系統能力顯著提昇。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研發投入大國和第二大知識產出大國。2016年全社會研發支出達到1.57萬億元。國際科技論文總量比2012年增長50.8%,居世界第2位。發明專利申請量居世界第一,有效發明專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

  基礎研究領域成就突出,在世界科學前沿取得的重要成果。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經過1年調試,已實現指向、跟蹤、漂移掃描等多種觀測模式的順利運行,並確認了多顆新發現脈衝星。量子通信方面,我國也保持國際領先。此外,我國科學家發現了新的中微子震蕩形式,2016年獲得全球最高的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重大工程取得成就,構築國家最強科技網。如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國產大飛機C919、蛟龍號載人深潛器、超算『神威·太湖之光』、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

  此外,我國的科技與制造業的結合、機器人、人工智能應用,以及互聯網、大數據應用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超級計算是世界各國搶佔的技術前沿。我們可以自豪地說,5年來通過加速趕超,中國的超級計算應用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應用研發部部長孟祥飛感慨地說,以前在超算領域,我們受制於人,一些國家有時甚至會『漫天要價』,而隨著中國的超級計算速度走向世界第一,國外還經常派專家來參觀學習。

  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指出:『十八大以來,中國科技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有些地方還是突破性的,甚至是顛覆性的。』

  指明建設創新型國家方向

  關於如何推進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十九大報告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部分中,用了一整個段落來談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凝練出了清晰目標,為創新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這些內容范圍廣泛,涉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倡導創新文化;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纔、科技領軍人纔、青年科技人纔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如何做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篇文章,王志剛認為,首先要有創新驅動發展的頂層設計,要體現系統性和有機性,以及對社會經濟發展、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大支橕和引領;二是靠改革驅動創新;三是要統籌推進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化等工作。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說,如今中國的創新型國家建設進入全面攻堅,更要發揮出科學基金增強源頭供給、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作用,引導科學家勇於挑戰最前沿的科學難題。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誰能在創新上下先手棋,誰就能掌握主動。』廣東省政協常委、廣東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會長黃西勤這樣談創新。她認為,應該加快以制度創新推動自主創新、以互動創新推動知識創新,不斷增強新動力、拓寬新空間、培育新優勢,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創新格局。『人纔是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應當更加重視創新人纔的引聚。同時,要加強創新引領,團結合力。』

  創新型國家前景可期

  十九大報告為中國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吹響了強勁的號角,不僅對於創新創造一線科研人員來說是極大的信心提振,社會各界人士、境內外有關人士也都對創新型國家建設抱有極大的期待和熱烈的反響。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說,報告『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我們要緊緊圍繞四類技術創新『打基礎、補短板、強能力、搶先機』。他們還將積極創新人纔培養引進政策和激勵機制,為科研人員創造安心致研、潛心創新的良好條件。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熊群力認為,響應並支橕創新型國家建設義不容辭,同時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機遇,『創新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黨的十九大報告讓我們對未來中國的自主創新更有信心了。』從科技界到企業界,許多人紛紛認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將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而不斷前進。

  中國科技創新成就不僅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並且還引發了全球的矚目和贊譽,國際社會也紛紛積極評價中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成果。

  埃及社會黨總書記艾哈邁德·巴哈丁·沙阿班對中國發展速度贊不絕口,他說,中國已成為世界舞臺上舉足輕重的力量,這一切背後的秘訣就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使中國正從『制造大國』轉變為『創新大國』,直至徹底改變人們對中國產品『簡單模仿』的固有印象。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