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當局『教育部課審會』今天選出高中語文科15篇推薦選文。(圖片取自臺媒)
臺高中15篇文言文選文出爐2篇與臺灣相關文章入選
中國臺灣網10月2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當局『教育部課審會』今天(29日)審查高中語文科文言文推薦選文,研修小組提出31篇供選擇,『課審會』最後選出15篇,過去長期存在於教科書中、由連橫所著的《臺灣通史序》被否決;洪繻的《鹿港乘桴記》及張李德和的《畫菊自序》則入選,將首次進入教科書中。
據報道,在10月15日的『課審大會』中,研修小組提出15篇選文供選擇,但『課審委員』認為太少,這次再多題16篇,總共31篇。經過一個上午討論,『課審委員』最後選出15篇。
連橫所著的《臺灣通史序》,過去長期存在於教科書中,不過對於這次『課審大會』的選文,之前就訂出要符合『少數民族教育法』的精神,因《臺灣通史序》中提及『開山撫番』、『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等語,被『課審委員』質疑是美化移墾者的土地開發行為,用『番』來形容少數民族是一種歧視,因此決定捨棄。
這次有兩篇與臺灣相關的文章入選,包括洪繻的《鹿港乘桴記》及張李德和的《畫菊自序》。《鹿港乘桴記》寫出鹿港以前盛及現代衰的比較,也道出1895年後臺灣知識分子的苦悶。至於《畫菊自序》,是由女性作家張李德和所寫,她經歷過清末、日據、光復等過程,在多數是男性的文學史中呈現出不同觀點,因此入選。(中國臺灣網李寧)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