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成都老年大學『一座難求』 老年人最愛上啥課
2017-10-30 16:00:28 來源:成都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成都老年大學『一座難求』探秘老年人最愛上啥課

  只要身體無大礙,現年93歲的李壽九都會堅持去龍泉驛區老年大學上課。從學校辦學開始,他一上就是30年。而在成都市老年大學,上了10多年課的老年人也是不勝枚舉。『老生不想走,新生進不來』成了老年大學的常態。有人為了一個名額,早上5點就去排隊報名。成都晚報記者走訪成都中心城區14所老年大學發現,『一座難求』是普遍現象。對此,各方正在出招化解。

  現狀>>

  『戀』上老年大學多數學校一座難求

  聶雲蘭今年80歲,她每次到成都市老年大學上課都得坐1個多小時的公交。從2007年初至今,她見證了市老年大學的3次搬遷。『學校條件越搬越好,我更不願意走了。』她告訴記者,今年已是她在這裡的第10個年頭。10年間,從交誼舞班初級、中級到高級,她輪著學了兩輪。現在,她上課不用老師教,閉著眼睛都能跳。

  其實,在距她家不到1.5公裡處就是武侯區老年大學,但那裡只有兩間教室,教學設施也比不上市老年大學,這讓她選擇到更遠的地方求學。記者了解到,今年畢業後,聶大姐仍然會繼續報名。

  像聶大姐這樣長期在老年大學上課的學生有很多。『學費便宜,學的專業又多!』市老年大學學生程大姐告訴記者。據了解,成都地區老年大學學費一般每學期約為150元。雙流區老年大學音樂、民族舞、葫蘆絲等專業,學費僅20元。和程大姐同樣心態的人不在少數,在龍泉驛區老年大學,現年93歲的李壽九從學校開辦就上課,一上就是30年,『平時去學校打打太極拳,對身體好。』老人說。

  記者走訪的14所老年大學中,市老年大學以及雙流區、錦江區老年大學等9所學校學位已飽和。市老年大學交誼舞班陳老師說,有人怕報不上名,早上5點就來排隊。其餘5所學校的部分專業也已滿員。成都高新區桂溪老年大學基本飽和,但社區輔導站尚有餘位;青羊區、新都區、武侯區、龍泉驛區老年大學表示,搬遷新校址後可容納更多的學生。

  探因>>

  場地靠租+教師要『借』+經費缺口

  據了解,截至2016年底,成都市有1591.8萬人口,其中老年人口有299.52萬人。據成都市老年大學協會統計,我市在老年大學接受教育的老年人約有12萬人,平均25位老年人中只有一人。

  『制約老年大學發展的因素有3個。』成都市老年大學協會秘書長徐瑛認為,首先,主管單位『關心不到位』,經費不足;其次,沒有固定場所或場所條件不佳;最後,師資跟不上,區縣跟不上市區,青年教師普遍不足。

  記者走訪的14所老年大學中,除個別擁有自己辦學地點外,多數都是租房辦學,場地不足。武侯區老年大學只有600多平方米,而這學期學生多達637人。『如果要招更多學生,就肯定需要再換地點。』武侯區老年大學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的辦學點是去年12月纔搬過來的,樓下是餐館,辦學環境差,『我們正在尋找一個足夠大的地點。』

  能否招到固定的、優秀的教師,成為老年大學的發展瓶頸。有各類專業教師近150人的成都市老年大學(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約佔60%),不時收到桂溪街道老年大學的求助——希望推薦幾位教師。『我們推薦當然沒問題,但能否留得住是一個問題。』市老年大學教務處處長侯玉國說,一些老師會考慮交通成本和時間成本。郫都區、龍泉驛區、溫江區等區縣老年大學,課時補貼僅100多元,難以留住優秀老師。

  老年大學是公益性項目,不論擴大場地、增設課程還是聘用老師,都需要經費。有的老年大學在經費上存在著缺口。

  某區級老年大學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今年上半年,該老年大學有40個班,一個班32個學時(其中交誼舞等18個班為雙學時),每學時課時補貼為120元,僅課時費就要22萬多元,而今年的經費只有18.6萬元。該負責人介紹,為了減少教師費用的支出,能不分班就盡量不分,120平方米的教室,有時要容納110多名學生同時上舞蹈課。

  探路>>

  強令畢業向社區延伸去行政化

  國家相關規劃提出,到2020年,以各種形式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佔老年人口總數的比例要達到20%以上,這對老年大學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化解老年大學的『一座難求』?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成都正在見招拆招。

  成都市老年大學開設了67個專業、363個班,報名人次達1.5萬人次。對於『老生不肯走,新生進不來』,學校從去年起,對完成學制的老生實行『畢業制』,『不再優先給老生留學位,畢業後還要讀的,也要同新生一起排隊報名。』市老年大學教務處處長侯玉國介紹,以前上午只上一堂課,現在提前上課,上午可上兩堂。青白江區老年大學和成都高新區桂溪老年大學校內學員容納不下了,就向社區、敬老院、日間照料中心等地延伸,掛牌開辦教學點,以社區輔導站等形式緩解『一座難求』的問題。

  師資方面,錦江區老年大學與雙流區、郫都區、中和街道、金堂縣等老年大學結成『友好姊妹校』,不定期開展交流活動,還共享師資。市老年大學已建立教師資源庫,其他老年大學有需要便可共享。

  成都去年出臺的老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育,促進老年教育與相關產業聯動。在這方面,錦江區老年大學作了一些探索,該校脫去事業單位身份,成為社會組織(錦江區老年教育協會),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政府提供場地和水電費等必要開銷,學校通過校企合作引入社會力量,幾年內學生人數已翻番。『當其他老年大學為一筆經費走各種流程時,我們直接就可以實施了。』錦江區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張澤林說,『去行政化,與社會、企業接軌是我們發展快的原因。』記者看到,一份老人過冬康養度假產品的宣傳廣告已經進入了學校。

  老年大學的教師,一般是老年大學的優秀畢業生或者退休人員,對優秀青年教師的需求缺口較大。據介紹,錦江區老年大學有61位教師,青年教師佔三分之一,其中6位優秀青年教師承擔了學校一半的教學量,他們的待遇也有保障,最多時月收入達15000元;雙流區老年大學則給跨區去上課的老師增加20元交通補助。

  『僅靠學校努力是不夠的,應考慮把老年大學納入教育部門管理,有統一的經費、教學制度,也可對教師進行職稱評定。』成都市老年大學協會秘書長徐瑛建議,加強老年教育研究,希望有專業團隊研究出更加系統的老年教學體系。

  老年人最愛上啥課

  成都老年人上老年大學最喜歡上什麼課?記者了解到,報名人數最多的是聲樂課,其次為舞蹈課,舞蹈課中廣場舞和交誼舞、民族舞比較受歡迎。在最受歡迎的『新興』課程中,英語位列第一,其次為智能手機、電腦。

  『聲樂與舞蹈如此受歡迎,主要是因為要求不高,且更容易學習。』據雙流區老年大學劉麗如老師介紹,老年人上學是為了能找一群朋友說說話、聊聊天,並不完全是奔著學習去,而聲樂課簡單、比較安全,隨便搬個凳子坐在教室裡就可以了。

  『由於近年來老年人出國旅游需求增加,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前來學英語。』市老年大學教務處處長侯玉國告訴記者,市老年大學報名人數最多的課程中,英語緊隨聲樂和舞蹈之後排在第三位。學員侯阿姨告訴記者,她以前認為出國可以依靠導游、領隊,但真正出國後纔發現,導游根本忙不過來,買東西問價錢還得自己來,所以旅游英語課程開設後自己就報了名。

  市老年大學的『互聯網應用班』也很火爆,校門口的共享單車已從之前的兩三輛發展到現在根本放不下。據侯玉國回憶,開這個班得益於一位學員的建議。當時,一位大爺收到銀行扣款短信後顧不上吃午飯,就拉著老伴兒直奔銀行,一諮詢纔知道是詐騙短信,於是大爺建議學校開個班,讓大家學會用智能手機、學會上網。

  那麼,老年人還盼著開什麼課?一些老年人提出,希望開設刺繡、針灸、烹飪、按摩、育嬰護理、養生保健、防金融詐騙等課程。

  成都晚報記者章玲閆宇恆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