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區現場展示河北省武邑縣『扶貧跑步雞』項目(李政葳/攝)
信息服務工程。扶貧開發貴在精准,精准的關鍵在信息化,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精准識別、精准推進、精准推出,從而事半功倍。『扶貧最終要的是精准,那就要求我們對貧困戶的識別要精准,乾部的管理也要精准,確確實實的獲得了收益,提高了獲得感。』視頻上,贛州市寧都縣長勝鎮黨委副書記、扶貧口袋書App開發者鄭勤這樣說。
網絡公益工程。互聯網公益讓互聯網企業、網民和貧困群眾共畫同心圓。京東、中國電信等大型網信企業,發起成立網絡公益扶貧聯盟,構建起人人參與的網絡扶貧大格局。『扶貧跑步雞』『蒼溪紅心獼猴桃』『饒河黑蜂蜜』,在展臺沙盤上展示著京東電商精准扶貧的三個典型案例。以扶貧跑步機為例,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在河北省武邑縣,針對貧困家庭試點推出了『扶貧跑步雞』項目,京東提供免息貸款,交由扶貧辦提供已建檔立卡、征信記錄良好的貧困戶進行散養,養殖6個月、達到100萬步纔可上市銷售,每只雞收益30至40元,每期養殖戶均增收3000至4000元以上,近千戶貧困戶因此受益。
展區內,一張全國網絡扶貧態勢圖頗為醒目。該平臺通過對互聯網海量數據采集、匯聚、挖掘和分析,可以動態反映網絡扶貧行動的新情況、新變化。參觀者現場可以點擊自己關心的省區市的網絡扶貧情況。

觀眾體驗普天智慧養老安全照護平臺(李政葳/攝)
中國互聯網絡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中農村網民佔比26.7%,規模為2.01億。城鄉互聯網普及率持續提昇,但城鄉差距仍然較大,農村互聯網市場的發展潛力依然較大。
記者了解到,寬帶網絡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電商服務通達鄉鎮,帶動貧困地區特色產業效益明顯,網絡教育、網絡文化、互聯網醫療幫助提高貧困地區群眾的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和就業能力,有效阻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切實打開孩子通過網絡學習成長、青壯年通過網絡就業創業改變命運的通道,顯著增強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為脫貧摘帽和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互聯網,不斷推動貧困地區農村發展,讓貧困群眾『逆襲』不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