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海燕(左一)在參加黨組織活動。兩江新區星系列樓宇黨委供圖
這些日子,兩江新區星系列樓宇黨委專職副書記劉海燕和同事們,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轄區非公黨組織的走訪當中。
除了密集走訪,星系列樓宇黨委還向轄區1000多名黨員發放了問題調查問卷,收集意見建議。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劉海燕說:『我要把基層的呼聲帶到會議現場,通過回應大家的呼聲,讓大會的成果惠及每個人。』
黨員在哪裡
黨組織就要覆蓋到哪裡
星系列樓宇園區的入駐企業以科技創新型為主,被稱為重慶的『中關村』。目前,1000多家非公企業中,有職工3萬多人,黨員1200餘名。
從3年前擔任星系列樓宇黨委專職副書記開始,她就面臨一個重大課題:如何做實非公黨建,解決基層黨組織覆蓋難、活動開展難、作用發揮難三大『難題』。
『黨員在哪裡,黨的組織就要覆蓋到哪裡,首先要解決「家」的問題!』經過反復思考,她決定以『雙找』為突破口,按照人口普查的方法,以黨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的方式,逐樓逐戶到企業上門走訪,摸清黨員情況。
正是憑著這樣的『笨辦法』,星系列樓宇每月都有新支部設立。如今,樓宇黨組織已實現了『組織應建盡建、黨員應管盡管』。
黨建帶群建
贏得群眾口碑
黨組織建起來了,還要把黨員引進來,把群團建設帶起來。
針對樓宇黨員分散的現狀,劉海燕一邊建立『黨委—黨總支—黨支部』三級微信群,定期提醒各支部分級過好黨內政治生活,一邊牽頭建立非公黨建微信公眾號,方便黨員隨時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同時,探索創建樓宇『微課堂』,邀請各領域專家為樓宇黨員上課,吸引黨員主動參加黨內政治生活。
去年,『黨建帶群建』工作提上了議事日程,劉海燕兼任了工會、婦聯主席,黨建帶群建工作『一肩挑』。
針對樓宇單身白領多、找對象難的實際,她打算組織相親活動,搭建聯誼平臺,結果被人嘲笑:『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相親?土不土!』這使劉海燕意識到,新時期的群建工作必須要用年輕人樂於接受的方式去開展。
很快,星系列樓宇群團服務站就承辦了『七夕音樂派對·尋找來自星星的你』大型交友聯誼活動,130多名單身職工參加。當天活動結束後,不少單身青年還主動建微信群,希望能把本次活動延續下去,拓展自己的朋友圈。
嘗到甜頭後,劉海燕整合黨群組織資源,以『星光白領學校』『北斗七星志願服務聯盟』『青年星制造』『夢想星力量』『幸福星天地』『來自星星的你』『星匯她生活』為載體,為樓宇企業和職工提供創業創新、文化休閑、健康聯誼、生活出行等服務,形成『七星』服務品牌,贏得了樓宇職工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