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托】 安徽:創新驅動交答卷
2017-10-12 21:04:2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楊亮 李陳續 葉樂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托】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調研時指出,要立足自身優勢,加強改革創新,努力闖出新路,奮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敢於領跑,纔能不負重托;善於領跑,纔能闖出新路。一年多來,產品衍生為產業,單體集聚為基地,『盆景』成長為『風景』……創新已成為安徽發展最強勁的增長引擎。

  安徽,交上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立足自身:惟創新者進

  領跑,不會輕而易舉。發展不足、發展不優、發展不平衡仍是安徽最大的省情。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戰略全局高度對安徽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要求,洞察深刻,蘊含著對安徽未來與發展大勢的戰略前瞻。

  在此指引下,安徽按下了創新驅動發展的快進鍵,轉化創新動力,挖掘自身優勢,打造改革樣板——

  啟動第二批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和首批7個重大工程、重大專項建設,加快構築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平板顯示、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躋身國際國內一流水平;科大訊飛在國際上佔領了中文智能語音技術的制高點……

  一年多以來,安徽堅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創新,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好於預期、領先中部、快於全國——

  2016年,全省生產總值24117.9億元,增長8.7%;其中,2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實現工業總產值5100億元,增長26%。今年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038.3億元,增長14.4%;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2723.6億元,增長22.7%。

  加強改革:惟創新者強

  今年1月10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正式批准安徽省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是繼上海之後國家正式批准建設的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標志著安徽在全國創新大格局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只有敢於領跑、善於領跑,安徽纔有未來。只有堅持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安徽纔有機會——

  2016年11月30日,安徽省正式公布實施省級公共服務清單和行政權力中介服務清單。公共服務做『加法』,省級新增公共服務2505項,增幅135%;中介服務做『減法』,取消、規范中介服務147項,精簡42.7%,築牢了政府『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制度籠子。

  近日,安徽省公布《安徽省五大發展行動計劃》,這是安徽勇闖領跑之路的『路線圖』,描繪了激蕩人心的美好前景:今後5年,安徽經濟主要指標增幅和質量效益要在全國發展方陣中走在前列,全省生產總值力爭達到4萬億元。

  安徽底氣:惟創新者勝

  時光回到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科技大學時,語重心長地對學生們說,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學們肩負時代責任,高揚理想風帆,靜下心來刻苦學習,努力練好人生和事業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做有擔當、有作為的大學生,做有品質、有修養的大學生。大家要向我國老一輩傑出科學家學習,爭取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不負總書記的囑托,如今,這裡已經成為80後、90後新人們施展纔華的廣闊舞臺——

  陸朝陽,致力『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研究,被《自然》雜志評為『中國十大科學之星』;馬明明,因仿生智能材料研究摘取2015年度『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周榮斌,因生命科研方面的傑出研究成果,成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2016年8月16日,我國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送入茫茫太空。這是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墨子號』由中國科技大學主導研制成功,中科大教授、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擔任首席科學家。『我們希望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實現約50個粒子的相乾操縱,在國際上率先實現「量子稱霸」。』潘建偉說。

  這是科學家的底氣,也是安徽創新的底氣。

  總書記調研安徽一年多以來,安徽貢獻了眾多『獨步天下』的科技成果: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京滬乾線』合肥—上海段順利開通,世界最薄0.15毫米信息顯示觸控玻璃實現量產,世界首款智能交互客服機器人研發應用……

  到2025年,安徽將建成有重要影響力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到2030年,建成科技強省,在全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安徽,正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鍛造領跑的『主引擎』。

  《光明日報》( 2017年10月12日01版)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