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位1
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
有幸見證偉大工程
□本報記者張舒
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數個泄洪洞和深孔同時開閘放水,奔騰的水流泛著白霧,與金色江水、綠色山巒形成鮮明對比。這張參展照片,出自向家壩與溪洛渡工程建設部綜合部副主管王連生之手。『照片展出,是對我們工程建設者、記錄者身份的證明,我很榮幸。』
照片攝於2014年8月,一個晴朗的上午,水流從200多米壩體傾瀉而下,伴著轟鳴聲。聽到聲音,司職宣傳工作的王連生出於本能拿出相機,調試好無人機,放飛昇空,將美麗與震撼定格。
『剛來溪洛渡水電站時我31歲,現在已經45歲。』王連生存儲著超過1T的影像資料,照片數以萬計,這一張足以展示工程的偉大。
溪洛渡水電站是國家『西電東送』骨乾工程,位於四川雷波縣和雲南省永善縣交界的金沙江上,曾獲得有工程界奧斯卡之稱的『菲迪克2016年工程項目傑出獎』。
點位2
敘永縣江門古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挪窮窩換窮業的新生
□本報記者唐澤文
2016年,敘永縣江門古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結合城鎮化建設,配套建起水、電、氣、路、網等基礎設施。在安置點半徑1300米范圍內新建了黨群服務中心、全民預防保健中心,以及群眾夜校、超市、停車場等便民設施,目前,城鎮道路硬化率、場鎮供水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
江門鎮還組織了多種形式的培訓,保障每個貧困戶至少有一人就業。『安置在這裡的207戶926人,生活和工作都在發生質的改變。』敘永縣江門鎮黨委書記趙正偉說。
得知安置點作為沙盤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展示,江門鎮青雲村七社村民王文君發自內心感到驕傲。他說,新居客廳寬敞明亮、臥室乾淨整潔,衛生間裡安裝了衝水馬桶、廚房裡用上了天然氣,真的是太方便了。他和妻子在小區裡有了新工作,『新居不僅讓我們挪了窮窩,還換了窮業。』
點位3
蘆山縣飛仙關鎮鳳凰新村
兩位老人說不完的感謝
□本報記者游飛
『走,一起鍛煉鍛煉。』10月11日早飯後,蘆山縣飛仙關鎮鳳凰新村73歲的村民楊進德就出門了,來到李德全老人的新房前,招呼著一起到小區健身廣場鍛煉。此時的健身廣場上,已有村民帶著孩子在玩耍。
『家家獨棟三層,前後有花園菜園,層層有露臺,我們現在住的就是城裡人說的「別墅」。』談起新房新村,兩位老人笑得合不攏嘴。災後重建中,鳳凰新村70戶受災戶參與統規聯建,建成後的鳳凰新村按照城市小區設計,健身廣場、停車場、綠化帶、瀝青道路、路燈等公共基礎設施一應俱全。為了豐富村民的生活,小區還專門建設了電影廣場,給村民播放壩壩電影。
反映這巨大變化的新居照片,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展出,村民都很激動。『把我們最真實的重建成果展現給全國人民,這是好事。沒有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哪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李德全的話透露著感激。
楊進德也有說不完的感謝,『我們原來住的房子又潮濕又陰暗,你看我們現在住的小區,像公園一樣,安逸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