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廣網北京10月11日消息 『小伙子,可以幫我拍張照片嗎?』伴著一聲『可以』, 83歲的劉棣樓老先生摘下挎在脖子上的單反相機遞給對面的高個青年。
自9月26日『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正式面向公眾免費開放後,人們拿著照相機每天在這裡閃爍的畫面就從未停止,相機下不僅有人們洋溢的笑臉,還有中國過去5年間各項事業上取得的偉大成就。截止記者發稿前,『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累計參觀者突破40萬人次。
五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從54.04萬億元增長至74.41萬億元,宏觀經濟保持了7.3%的年均增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昇級,創新驅動發展作用持續增強。
五年來,我國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6510元增長到23821元,增長44.3%,居民消費不斷提質昇級,社會變得更加和諧包容。
五年來,近8000萬住房困難群眾圓了安居夢,其中1900多萬群眾住上了公租房;6000多萬棚戶區居民『出棚進樓』,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
五年來,我國深化醫改取得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個人衛生支出比例、藥費明顯下降,群眾得到更多實惠,養老服務能力全面提昇,人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6.34歲。

『來之前特意看了天氣預報,下雨以為人不會多』
10日上午,北京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氣溫僅有十度左右,但北京展覽館廣場前仍簇擁著熙熙攘攘的人群。
『來之前我特意看了天氣預報,知道今天下雨人應該不會多,但是到這一看,人還是挺多。』劉棣樓告訴記者,自己年輕的時候服役空軍,從事過空軍地勤機務工作,每天都會看新聞,對五年來我國軍事事業取得的成績十分關注。
『這是「強軍征程揚帆遠航」主題模型站臺。』跟隨著講解員的指引,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50型151件武器裝備模型。講解員介紹到,展臺形似船帆的黨旗寓意著在黨的領導下朝著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楊帆遠航。2016年12月2日至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央軍委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工作會議,號召全軍紮實推進軍隊規模和力量編成改革,這輪改革,使全軍現役員額將由230萬減至200萬,18個陸軍集團軍調整組為13個。
『快來和這臺拖拉機一起照相』
展館內外人頭攢動,人們或是三五成群的忙著合影,或是伸長脖子四處觀看。按著手中的照相機,挪著腳下的步子,到精彩之處還要變換一下拍攝的姿勢,就是在每一個畫面中人們見證著我中五年來的巨大變化。
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中國既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貢獻者。過去幾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2020年我國將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砥礪奮進的五年』將是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
『快來,快來,咱們和這臺拖拉機一起照相。』展館內,年過6旬的史先生一只手拿著手機,另一只手盡力招呼著其他同伴,在東方紅拖拉機前合影留念。史先生告訴記者,年輕時當過司機,如今看到這臺拖拉機,覺得很有感情。
史先生口中說的『很氣派的拖拉機』是2015年我國研發成功的東方紅重型拖拉機,為國內首臺400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結束了中國350馬力以上重型拖拉機必須進口的歷史。『我們都是奮斗出來的,看到這個大家伙就覺得痛快啊!』史先生說。

『真是覺得很給國家爭氣』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夢想,2011年8月1日,由中國自行設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成功實現5000米級水深的突破,使『五洋捉鱉』的夢想變成現實。2017年6月23日,『向陽紅09』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全體科考隊員順利返回青島國家深海基地碼頭,至此,2017年『蛟龍號』實驗性應用航次歷時138天,安全圓滿地完成了計劃的科學考察任務,這是目前世界上下潛深度最大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
『看到蛟龍號,真是覺得很給國家爭氣。』在參觀所有展品中『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模型讓李大爺印象最為深刻,一旁的小孫女牽著爺爺的手說:『我喜歡那個海底世界,很漂亮。』李大爺告訴記者,孫女今年正好五歲,『她也算是見證著我國五年來的變化,今天帶她來看看,讓她也感受一下。』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五年來,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取得重要突破,從『天眼』探空到『蛟龍』探海,從量子衛星天地一體化試驗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中國科技取得全方位突破。
『總書記都來參觀了,我們也要來看看啊!』一手舉著自拍杆,一直在按著快門的楊先生生怕錯過哪個精彩的畫面,拉著妻子不斷更換著背景角度『狂拍』合照。
這對退休夫婦不想錯過的每一件實物模型、每一段視頻資料、每一張圖片圖表、每一組亮眼數據,都講述著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江西省瑞金市華屋村,是遠近文明的紅軍烈士村,五年前,鄉親們住的還是土坯房,睡的是木板床,用的是土灶臺,村裡119戶462人,五保戶、低保戶等各類貧困人員就有59戶212人。五年來,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扶持下,2015年初,全村都搬進了新家。
50歲的方先生推著坐在輪椅裡的母親,認真聽著講解員的解說,一旁年過80的父親也拄著拐杖走走停停,仔細認真的看著每一個展品。『他們滿意我也就高興了。』方先生對記者說,父母年紀大了,恰逢十一從老家過來,正好帶他們來看看我國這幾年的變化和取得的成就。『展覽很好。』雖然已經到了中午時分3,站在一旁的父親笑著對記者說:『我們都帶了乾糧了,一會兒吃點墊墊肚子繼續看。』(攝影韓靖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