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乾在一起』——中國共產黨率領億萬人民實現中國夢的政治本色與力量源泉
2017-10-12 14:02:56 來源:新華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寧夏永寧縣,閩寧鎮。

  站在自家寬敞的院子裡,63歲的謝興昌可以望見鎮區一排排新房,寬闊的馬路伸向遠方的賀蘭山。

  『當年那個「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砂石跑」的荒灘,要是沒有福建親人的幫助,怎麼能一步步變成如今的樣子呢?』

  謝興昌的感慨來源於21年前的『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正式成立,開啟了『閩寧扶貧協作』模式。

  從那時起,一批又一批援寧乾部真心奉獻,數以萬計的閩商在寧夏創新創業,幾萬寧夏群眾在福建穩定就業,對口協作碩果累累。

  2016年底,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確保西部地區現行國家扶貧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到2020年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這是中國道路擁有的制度優勢:東西攜手扶貧,互補實現共贏;

  這是中國共產黨擁有的政治優勢:集中動員最大力量,咬定青山久久為功。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共同富裕』,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更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16510元持續增長至2016年的23821元;與此同時,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從2.88﹕1持續下降至2.72﹕1。

  從醫療服務到教育資源、從社會保障機制到勞動就業扶持、從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到公共文化服務……城鄉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早已耳熟能詳,一系列政策措施帶給廣大民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在全世界政黨中,只有中國共產黨敢於向全世界宣示共同富裕的主張、共同富裕的目標和共同富裕的道路。』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永不停息的,實現共同富裕也需要接力奮斗。

  從在十八屆一中全會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強調『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到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在『7·26』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又令人矚目地提出:『更好解決我國社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更好實現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更好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中央黨校教授田應奎表示,『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相互呼應,相互促進,既體現了人的現代化,又體現了社會的現代化,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內涵,這將為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順應人民期待和時代發展中不斷豐富發展。

  五年前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並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寫入黨章。

  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不僅僅著眼於滿足當前人民群眾強烈的呼吁,更是對歷史、對未來的責任與擔當,中國不再走西方發達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

  人民在期待,時代在前進,理論在創新。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提出和實踐,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不斷開闢新境界。

  『新發展理念具有鮮明的創新性和時代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深刻揭示,順應了人民的新期待。』南開大學教授逄錦聚說。

  中國夢為什麼一定能實現——『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乾在一起』,是中國共產黨人趕考路上永遠不忘的初心,是實現中國夢不竭的動力源泉

  『總書記拿著的這個「福」字真好看。』『福到了!』……

  金秋十月,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在『以人民為中心增進群眾獲得感』展區,人們圍著一張照片贊不絕口——

  這張照片呈現的場景是:2016年春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在南昌市彭家橋街道光明社區書畫室接過一位小朋友現場書寫的『福』字,總書記和在場群眾臉上都樂開了花……

  自9月25日開幕,這個成就展每天吸引上萬名群眾參觀,迄今觀展人數已超過30萬。

  『大開眼界,大為振奮,大有希望!』10月1日,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也來參觀,他一連在現場拍下100多張照片。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