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活』了?奇了怪了!
昨天,故宮博物院院慶92周年之際,『發現·養心殿——主題數字體驗展』在故宮端門數字館全新亮相。 『我們一方面讓養心殿的真文物出門巡展,讓外地的觀眾也能「走進」養心殿,另一方面用數字技術,讓養心殿「活起來」,讓年輕人更多地走進數字養心殿,走進傳統文化。』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向媒體闡釋了該展覽的策劃理念。
一臺手機:文物和檔案『活』了

養心殿『活』了?奇了怪了!
注重開放性、多樣性、體驗性和互動性,是『發現·養心殿——主題數字體驗展』的一大亮點,也是全數字形態展覽的一大優勢。與以往單向被動式參觀的展覽不同,更加注重探索和體驗,除設置了多種有趣的真人通關模式,更與觀眾手中的移動智能設備建立起關聯,觀眾的手機在這裡不僅僅是一臺『照相機』,更可以參與到多種有趣的交互環節中,讓線上與線下的聯通變得妙趣橫生。
展覽選取養心殿生活中的『政務——文化——起居』元素,使用無需下載的『端門數字館』導覽小程序對觀眾進行個性化導覽,同時利用小程序進行互動和積分記錄。觀眾可以體驗『召見大臣』,『朱批奏折』,『走進三希堂』,『鑒藏珍玩』,『親制御膳』,『穿搭服飾』等活動,在游戲結束時根據積分揭曉『彩蛋』,度過內容豐富的濃縮的『養心殿的一天』。
VR技術:文化遺產『活』了
故宮對VR技術的探索起步於2000年,十餘年來積累了大量的故宮古建築和文物三維數據。以這些准確而嚴謹的高精度數據結合交互技術,向觀眾完整、生動地傳遞故宮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歷史風貌,再現紫禁城的金碧輝煌。
此次在虛擬的養心殿建築中,觀眾可以自主地深度探索,從不同的視角看到養心殿建築很多難得一見的細節。而這也適時地彌補了養心殿因研究性保護,項目暫時關閉給觀眾參觀帶來的遺憾。
除了建築,展廳中還精選了陶瓷、玻璃等文物的高精度數字化模型,用交互的方式呈現其制作工藝、紋飾特點、使用方式等,以鮮活的方式實現寓教於樂的效果。數字多寶閣中琳琅滿目的珍寶看得眼饞?不如將喜愛的文物從架子上『取』下,擺放在身後的三希堂中把玩,更可以直接放入手機中的多寶閣帶回家。
互聯網+:傳統文化基因『活』了
本期數字展秉持『互聯網+』的創新理念,線上線下相結合,打造故宮裡的『O2O』。線上部分以故宮博物院官方社交平臺『微故宮』為主要舞臺,從今年初開始便陸續推出『養心殿數字展』系列文化專題,通過圖文、微視頻等方式持續介紹養心殿在歷史中的變遷故事,為觀眾緩緩打開養心殿的歷史畫卷。
線下部分則以故宮博物院端門為實體空間,推出『發現·養心殿——主題數字體驗展』讓觀眾通過互動、游戲的方式,穿越歷史,度過在『養心殿的一天』。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1月30日。
文/記者王岩攝影/記者王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