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正祛邪: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說服力、戰斗力
提起馬克思,你會想到什麼?是那個寫在課本裡的陌生的大胡子老頭,還是深奧難懂的《資本論》?
偉大也要有人懂。一本名為《馬克思靠譜》的理論讀物,成為青年人關注的暢銷書。它用貼近青年群體的『走心』話語,再現了一個真實立體的馬克思,讓年輕人『穿越時空』與馬克思對話,更加真切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對於當今時代的重要意義。有『90後』讀後感慨,『馬克思離我們很近啊』『馬克思真的了不起』『原來以為很枯燥的馬克思主義終於看懂了』。《馬克思是個90後》的歌曲在網上不脛而走。
身處社會思潮日益活躍的今天,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組織廣大專家學者自覺投身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工作,引導更多人了解掌握馬克思主義、結合實際運用馬克思主義。
提昇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說服力和戰斗力,要直面社會熱點,回應百姓關切——
從高房價、看病難、就業難,到教育公平、反腐倡廉……這些當下中國正在經歷的『成長煩惱』,關系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面對百姓關心的焦點難點,工程推出的通俗理論讀物『理論熱點面對面』系列,以『百姓視角』,用『百姓語言』,既講『怎麼看』,又講『怎麼辦』,既解思想之渴,又解實踐之惑,不斷堅定人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提昇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說服力和戰斗力,要對錯誤思潮『舉旗亮劍』——
真理越辯越明。針對西方憲政民主、『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給公眾帶來的乾擾,針對歪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歪曲黨史國史所制造的噪音雜音,工程專家持續跟蹤研究,旗幟鮮明予以批判。
從匯編出版《資本主義怎麼了》《西式民主怎麼了》等讀物,幫助乾部群眾深刻認識資本主義制度和西式民主的弊端,修訂出版《六個『為什麼』——對幾個重大問題的回答》,進一步深化對有關重大問題的闡釋引導,到結合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刊發重頭理論文章、開設理論對話及述評等欄目、推送網絡文章,用正確聲音佔領輿論制高點,擠壓錯誤觀點的傳播空間……這些工作充分發揮了引導社會熱點、疏導社會情緒、促進社會和諧、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增進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心和信任。
『我們要指出一種思潮的錯誤所在,空口無憑、以勢壓人是不行的。只有你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分析更深刻一些,人家纔會信你、服你。』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彭慶紅說,工程專家學者是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陣地的建設者、捍衛者。面對錯誤思潮的衝擊,理論工作者有義務、有責任捍衛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引導人民群眾明辨是非、明確方向。
士以弘道:在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壯闊征程上?力前行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士以弘道,一批又一批工程組織者、參與者忘我奉獻、攻堅克難,涵養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的根深葉茂。
繼往開來,一代又一代工程組織者、參與者接續奮斗、薪火相傳,孕育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的花繁果碩。
在他們當中,有的已是耄耋之年,依然在皜首窮經中堅守初心——
80多歲的教授閆志民先後參加了《科學社會主義概論》《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等工程項目。『參加工程項目的過程,是不斷學深悟透馬克思主義的過程,每次都有許多新收獲。』回顧學術歷程,閆志民坦言,我們要自覺研究世界社會主義在每個階段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更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前發展。
在他們當中,有的燃燒生命,寫下對馬克思主義的錚錚誓言——
工程重大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傳播理論的構建』處於最後的文稿修改階段,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即將出爐,課題組第一首席專家曹征海卻再也看不到了。今年5月,年僅58歲的他因病去世。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裡,曹征海仍心系課題,多次囑咐課題組相關負責同志多凝練觀點、充實內容。
在他們當中,還有一大批中青年骨乾繼承優良傳統,與工程共同成長——
『要求高,任務重,時間緊,責任大。』這是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沈壯海眼中的工程工作。作為一名『70後』,沈壯海說,中青年學者參與工程課題研究,是一次嚴謹精細的學術鍛煉,是一次淬煉心靈的思想歷程,也是一次難得的向老一輩專家學者學習的機會。『我們這一代學人要結合海外經歷相對豐富、思維更加活躍的特點,把做好中外學術研究交流鏡鑒與更加深入調研中國國情結合起來,把自身所學與時代所需結合起來,使科學研究既有世界視野,又立足中國國情,切實為偉大祖國發展服務。』
篳路藍縷,砥礪前行。
今天,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推動下,一項項成果領時代之先,一場場活動展中國風采。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者正高擎旗幟,向著更高目標挺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幾乎所有重要的馬克思主義國際會議上,都活躍著中國學者的身影。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並獲得巨大成功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舉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及相關學科的國際會議也越來越多。頻繁的學術交流,不僅讓中國學者的研究視野日益開闊,國際交流能力不斷增強,也讓世界通過這個『窗口』看到,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重大成就,意味著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工程不僅要讓世界知道「理論中的中國」,也要讓世界知道「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工程專家姜輝說。
一花引得百花開。上海、廣東、江蘇、山東等地創新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緊跟時代步伐,服務中心工作,結出累累碩果。
使命光榮,任重道遠。
回望昨天,馬克思主義指導我們取得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
展望明天,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須臾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特別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引。
『東方風來滿眼春』。在這個需要理論也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在這個需要思想也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紮根時代沃土、燭照築夢征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必將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