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紀實
2017-10-11 10:31:39 來源:新華社  作者:黃小希 施雨岑 榮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鑽堅仰高:深入研究闡釋黨的最新理論成果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纔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工程諮詢委員會主任徐光春借用馬克思的話說,『更好用科學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必然要求我們對黨的創新理論成果進行深入研究闡釋,讓人們更好地理解把握核心要義,工程在這方面責無旁貸。』

  如何全面理解『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歷史方位、重大意義,如何准確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相互關系、實踐要求,如何科學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基本特征、運行規律,如何深入領會新發展理念蘊含的理論特質、理論品格……緊扣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聚焦關系全局的重大理論問題,工程充分發揮理論研究高層次人纔密集、與實際部門聯系緊密、輻射帶動作用強勁的優勢,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重大課題研究,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方方面面。

  匯聚在工程搭建的平臺上,廣大專家學者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積極投身重大理論問題研究,形成一大批高質量課題研究成果,『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兩年前的春天,由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牽頭掛帥的工程重大課題『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研究』正式啟動。中央黨校校委把這項研究作為中央黨校第一政治任務,第一時間成立由10名精兵強將組成的課題組。反復討論、明確要點、寫作初稿、研究推敲、精心打磨……課題組成員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融入到為黨和國家大局服務之中。

  700多個日夜的辛勤耕耘,孕育豐碩收獲——

  《習近平的核心地位是中共的鄭重選擇》《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中國實踐與中國創新》《中國共產黨95年來應對危局和困境的偉大實踐及歷史啟示》等百餘篇理論文章陸續發表,在社會上產生重要影響。

  根據課題研究成果編寫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一書,以30個專題對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行簡明、准確、通俗的解讀。作為課題成果之一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出版不久就發行超過三百萬冊。

  課題組成員都是中央黨校骨乾教師,他們把研究成果充實到面向黨校所有班次開設的『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課程中,幫助學員更好地提昇理論水平、錘煉黨性修養……

  理論研究不是『書齋裡的學問』。

  自2016年7月以來,圍繞新發展理念、『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主題,工程主辦的高端理論論壇——『治國理政論壇』先後在北京、上海、宜昌、廣州、蘇州、杭州、廈門、西安等地舉辦9次理論研討會。『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局部領域的「小修小補」、零敲碎打,而是以全局觀和系統思維謀劃改革』『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的突出特點和優勢,也是我們黨發展壯大、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新發展理念抓住了當今世界現代化的主脈,揭示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特點新規律』『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發展不協調問題,避免「短板」變「陷阱」』『打造美麗中國不僅具有重大生態意義,而且具有重大政治意義』……一場場理論研討會,理論工作者與實際部門負責同志同臺切磋、相互啟發,思想碰撞的火花陸續轉化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創新實踐和自覺行動。

  凝練昇華:立足發展實踐強化經驗總結和智力支持

  著眼打造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實現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邁進,自貿區建設蹄疾步穩;『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全面鋪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統籌內外,以自信開放之姿開拓新局面,以氣象萬千之勢擘畫新藍圖,一系列大戰略、大手筆不斷豐富黨的治國理政實踐。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為理論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滋養,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呼喚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充分發揮諮政建言的思想庫功能。

  5年來,工程始終堅持問題意識、突出問題導向,深入研究重大現實問題,深入研究總結重大實踐經驗,既為實踐提供科學理論指導,又把實踐經驗上昇為理論觀點,推動理論與實踐良性互動。

  2013年秋天,舉世矚目的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啟動運作。自貿區的成長,肩負著為國家探索對外開放新模式、實現對外開放新跨越的歷史重任。在『殺出一條血路來』的探索中,彌足珍貴的實踐經驗不斷形成。

  聚焦中國(上海)自貿區制度創新經驗,工程組織開展相關課題,密切跟蹤自貿區實踐。從對世界上主要國家自由貿易園區概況和制度規則進行梳理,到與相關部門一起研究如何實施各領域的改革開放試驗、探索風險管控途徑,再到及時總結已有經驗……『貼身』觀察和理性思考中,一條條針對性建議和寶貴經驗被提煉出來。

  根植歷史、面向未來的『一帶一路』建設,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這項來自中國的倡議,以超出世人預想的進展和成效惠及世界。

  針對『一帶一路』建設中面臨的基礎性、全局性重大問題,工程『「一帶一路」建設重大問題研究』課題結合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國內經濟轉型昇級和促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以探索新的體制機制為重點,統籌兼顧各項建設的現實需求和可行性,關照各種質疑和關切,研究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探索提煉『一帶一路』建設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貢獻。

  京津冀地區,既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又深受『大城市病』、同質發展競爭等諸多發展問題的困擾。

  2015年10月,『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問題研究』課題立項。項目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思想的宏觀背景、理論支橕體系和實踐指導價值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研究闡釋,對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集中承接地和微中心建設、加快軌道交通建設、促進產業轉移對接等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對雄安新區幾個戰略問題的建議』『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亟待加快市郊鐵路建設』等專題報告,得到相關部門和領導的認可。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必須在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經驗中不斷豐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堅定有力的話語,既是語重心長的囑托,更是催人奮進的激勵——

  『我們要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實踐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聆聽時代聲音,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十九大時光

【專欄】十九大時光

【專題】喜迎十九大

【專欄】喜迎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