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砥礪奮進的五年】梯度轉型 轉出『新天地』
2017-10-05 20:44:59 來源:中國江蘇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企業到項目,再到產業鏈,江蘇常州工業經濟的轉型之路,『梯度感』十足。為常州未來注入了澎湃動力。

  看上去不起眼,但這種高性能碳纖維卻能應用到航空航天、風力發電、軌道交通等高端領域,在國防軍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引領碳纖維革命性的產業昇級換代,中簡科技董事長楊永崗和他的團隊,用了整整八年時間,建成了中國第一條年產300噸的ZT7系列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

  中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永崗介紹道:『下一個目標就是,把我們中簡打造成江蘇的一個國際名片,希望我們能夠代表中國,能夠趕上世界級的先進水平。』

  由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擔的『高鐵列車高可靠性齒輪傳動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以第一的排名摘得號稱『中國工業奧斯卡』的中國工業大獎,『復興號』標准動車組的提速,中車戚墅堰所功不可沒;

  在中國第一艘航母、天安門城樓改造、北京奧運工程、上海世博場館這些國字號重點項目上,上上電纜無一缺席;

  在五洋紡機,做衣服就像3D打印一樣快捷。企業研發的智能雙針床經編機,市場佔有率全球排名前三,產品還用到天宮一號、天宮二號上。

  這些企業牢牢佔據著行業的顯赫地位,被稱之為『隱形冠軍』,這個群體的規模最新數據是218個。

  如果說,隱形冠軍是常州集聚創新發展的『輕騎兵』,那麼常州近年來推動建設的『十大產業鏈』,就是提昇產業整體競爭力的『動力源』。在常州,太陽能光伏、軌道交通、汽車及零部件等一批支柱產業,都在進軍更加高端的領域,尤其是機器人、石墨烯等新興產業,智能化率明顯提昇。在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建成了國家級石墨烯產業化基地;在智能數控和機器人方面,擁有同和紡機、潤源經編、卡爾邁耶等一批行業知名度較高的骨乾企業。

  《五年實乾常州跨越》,轉型昇級,數據為憑:

  從2013年起,國家工信部每年都以招標的方式,推進強基工程,常州的一批企業先行先試,在關鍵領域取得新的突破。

  現在,常州承擔的工信部工業強基項目達到10個,數量位居全省第二,這批項目累計獲得扶持資金1.7億。

  目前,常州擁有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項目1個,省級示范智能車間43家,市級智能車間(工廠)66家,其中省級智能車間數列全省第二。

  十大產業鏈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佔主營業務銷售收入比重達到3%以上;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50家以上。

  近五年來,常州累計推進省重大項目111個,完成投資949億元;市重點項目766個,完成投資3064億元。

  北汽新能源常州有限公司員工唐根寶表示:『從接觸到北汽新能源這樣一個未來事業之後呢,我覺得它對於我們未來出行會產生極大的變化。新能源車對於以後人們的出行,對環境會有很大的改善。』

  除了項目推動轉型,常州市還利用政策這根『指揮棒』,通過完善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扶持政策,不斷完善產業布局、提昇產業層次。與此同時,常州更是依靠創新驅動,釋放出產業提昇、轉型發展的巨大活力。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