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守著中國陸地幾何位置中心,黃河唯獨在此處由南向北,哺育兩岸沃土。巍巍六盤山,生長茂密森林,滋養獨特的地域文化。
很多人都知道天下黃河富寧夏,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中描述的六盤山,但是寧夏在哪裡?有哪些人文特點?也許很多人不知道。知名度欠缺、面目不清,是欠發達地區的普遍特點。想要走進今天的寧夏,那就先從了解寧夏的24小時開始。
寧夏人最好客
朋友來了請上座
熱騰騰的八寶茶請你喝
香噴噴的油香擺上桌
手抓羊肉是大盤子
各式油果子幾籃子
寧夏人嘗個鮮
我們也去吃西餐
喝咖啡吃蛋糕筷子換成叉和刀
嘿嘿你別說我是燒包
啊哈哎嘿咿呀嘿
新寧夏真美氣堅持開放創奇跡
今非昔比不一般文化名城特色鮮
流光溢彩奪人眼色彩斑斕不夜天
真是女大十八變寧夏越變越好看
寧夏越變越燦爛
啊哈哎嘿咿呀嘿
苦乾加巧乾寧夏五年大變樣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寧夏要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乾、奮力前進,努力實現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寧夏,在日新月異的中華大地上,培植出一方欣欣向榮的熱土。
精准扶貧下功夫小康路上一個不少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固原市,是西海固集中連片特困區的核心所在。寧夏目前有41.8萬貧困人口,其中有19萬集中在這裡。而導致貧困的原因則是乾旱。既然一方水土,不養一方人,人也不能為自然所困。搬遷,是擺脫貧困的方法之一。

從上世紀80年代寧夏啟動移民搬遷,至今已搬遷117萬人。而這五年搬遷力度最大,共搬遷37萬人。佔自治區總人口的5.5%。
為了安置移民,五年來政府開發土地約50萬畝,建成移民安置區200個,住房10萬套。百姓生活條件大幅改善。

而這是五年來寧夏精准扶貧的一個縮影。2013年寧夏共有1100個貧困村。這幾年來,共有549個貧困村銷號脫貧,銷號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在3000元到9000元的佔到82%以上,增幅達到40%。計劃到2020年48.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51個貧困村全部銷號,9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世界最大光伏項目首批已並網發電
寧夏鹽池有一個總規劃為2000兆瓦,佔地7萬畝(相當於106個天安門那麼大的)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全部建成後,這裡將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項目。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61萬噸,相當於143萬棵樹木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這五年,寧夏像這樣的光伏電廠增加了73個。截至今年8月底,光伏發電量達到49.61億千瓦時,比五年前全年發電量的5倍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