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焦點要聞滾動**
搜 索
【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引領國際秩序的特色、風格、氣派
2017-10-01 19:20:15 來源:央廣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作者:蘇曉暉(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7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乾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講話對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和實踐工作進行精要總結,強調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正確道路。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立足於自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指出,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中國外交也要有足夠的戰略定力和自信,不因一時一事或個別國家、某些人的言論而受到影響,堅定不移推進既定的外交方針政策。

  中國對外工作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耀眼標簽。

  中國特色集中體現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這是中國對世界格局主動進行的議程設置。中國認為,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國際力量對比繼續朝著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方向發展;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已過時,合作共贏纔是各國相處的合理選擇。中國致力於與其他國家保持溝通,尋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中國結伴而不結盟,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中國秉持相互尊重原則,推動新型國際關系建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逐漸成為中國外交在國際舞臺上的一面重要旗幟。

  中國風格特別展現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生根。為世界提供公共產品是大國外交的要義之一。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逐漸從倡議變為行動,從理念轉化為實踐,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各方普遍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參與,一大批有影響力的標志性項目成功落地。2014年至2016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今年5月,中國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40多個國家和80多個國際組織的1600多名代表出席,取得5大類、76大項、270多項合作成果。『一帶一路』是中國為全球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也是世界和平穩定之福。

  中國氣派突出呈現在捍衛國際公理的努力。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在維護自身安全的同時兼顧共同安全。中國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踐行共同的安全理念,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安全交流與合作,主動參與區域和次區域安全合作,共維穩定、共築安全。中國認為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推動完善國際治理體系,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明確承諾不乾涉別國內政原則,強調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反對動輒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中國以身作則支持開放型經濟建設,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及其基本原則,反對保護主義,促進經濟全球化向更加開放、包容和普惠的方向發展。中國堅決推動國際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是中國外交『得道多助』的堅實基礎。

  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構築起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風骨。外交服務國內發展大局,營造中國發展的和平國際環境和良好周邊環境。十八大以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正發生著歷史性變化。中國正自信走向世界舞臺中央,引領國際秩序演變方向,構建世界融合發展的大格局。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欄】喜迎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