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國浪潮來了!
2017-09-28 20:09:0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為何會這樣戲劇性反轉?

  現在的中國,就像時速350公裡的『復興號』,一直坐在車上的乘客感受不到速度的驚人,只有那些坐在普通客車上的乘客,纔能體會到『復興號』從身邊呼嘯而過帶來的——中國浪潮。

  為什麼是中國?

  這是個好問題。

  硅谷投資人、科技暢銷書作者吳軍近日接受FT中文網采訪時也說,過去幾百年,中國接連錯過幾次科技革命,現在終於把過去落下的課程補上。

  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眼下商業創新和科技創新的場景實在是太豐富了。而場景和技術一直都是人類科技史的兩個輪子,相互激發,彼此成就。

  美國的路徑是技術驅動新的商業場景,中國的路徑則是以商業場景的發現和創新倒逼技術的進步。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美國先有了搜索技術,纔誕生谷歌這樣的美國傳奇;而中國先出了阿裡巴巴的電商和支付寶,然後短短十餘年間催生引領世界的雲計算、移動支付和生物識別技術,成為中國浪潮的縮影。

  此前幾次科技革命,最好的場景和技術都集中在一個國家。而這次,兩個『輪子』分道揚鑣。這也是為什麼奈斯比特堅信,人類這波新浪潮,將由美國和中國並肩引領。

  此外,西方未來學家們之所以不約而同的提出全球正在或即將經歷一場『中國浪潮』,還因為眼下在中國發生的變化,和此前幾次科技革命有許多相似之處。

  首先是人纔的集聚。

  當下,技術精英正大規模湧回中國。2014年,中國回國留學生人數首超出國人數;2015年,回國人員佔出國總人數的77%,而15年前,這個比例只有23%。此外,奈斯比特在一次采訪中還提到,和信息革命時代的美國一樣,中國開始密集出現像馬雲、任正非這樣的世界級明星企業家,『讓世界開始意識到中國品牌的存在』。

  其次是技術的突破。

  很多中國人可能還不知道,中國在多個領域的技術已經趕超美國,走在世界前列——

  中國高鐵運行5年,客流量就超過34歲的法國高鐵,而建設成本僅是德國、日本等海外的1/3-1/2,領先世界;

  中國航天與美國並肩,中國『天宮』將成未來唯一運行的太空空間站,領先世界;

  中國超級計算機在全球超級電腦前100名中分別佔據第1、2、42、67、74、77、78、86、91和第96的位置,領先世界;

  中國人工智能應用及傑出研究者噴湧式集體入選全球科技權威榜單,領先世界;

  中國金融科技彎道超車,去年中國移動支付規模是美國的50倍,領先世界;

  ……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