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27日電 題: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長三角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紀實
新華社記者
在中國地圖上,長江如同一條巨龍,從青藏高原蜿蜒6300多公裡直奔大海,長三角就處在這條巨龍入海處。在中國經濟版圖上,長三角又是當之無愧的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地區。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優化長江經濟帶城市群布局,堅持大中小結合、東中西聯動,依托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這三大城市群帶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上海自貿區、浙江自貿區、張江國家科學中心、合肥國家科學中心、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立足國家戰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長三角區域的改革開放風起雲湧、快馬爭先,正朝著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穩步邁進。
謀篇布局:站上新高度,實施新藍圖
上海自貿區保稅片區的綜合服務大廳,已不復見當初的人山人海。『因為實行網上預約,現在最長等待時間只需10分鍾。』浦東市場監管局保稅區分局企業注冊科副科長王連鳳說。
在王連鳳看來,『變化』是自貿區運行近4年來令人感受最深的地方。在窗口服務領域,『基本上每個月都有新政推出』。一口受理、網上推送、並聯審批……源源不斷的體制機制創新,從自貿區走向長三角、長江經濟帶乃至全國范圍。
觀大勢,謀全局。以開放創新引領,長三角的世界級城市群建設落子如飛。特別是2016年6月國務院發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來,長三角更是迎來了全面協同、融合發展的新階段。
——區域合作主題和平臺不斷豐富。長三角已經形成了『三級運作』的區域合作機制:決策層是『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協調層是『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聯席會議』,執行層是各種重點合作專題組。
目前,長三角共有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環保、信用、人社、金融、涉外服務、產業、城市和食品安全等12個合作專題,並根據合作任務進行動態調整和深化。
——都市圈建設突破行政區劃限制。根據規劃,長三角要發揮上海龍頭帶動的核心作用,推動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寧波都市圈的同城化發展。
現在,上海地鐵11號線已延伸至江蘇昆山的花橋站,成為國內第一條跨省地鐵。以交通一體化為依托,越來越多住在上海的人纔願意前往昆山工作。
浙江今年3月宣布在嘉興設立全面接軌上海示范區。嘉興軍民合用機場被納入上海機場建設『一軸兩翼』規劃。與上海軌道交通網絡對接的方案,今年要完成編制。
——產業協同協作能力持續增強。以產業園區共建為載體,長三角區域的產業轉型昇級穩步推進。浙江嘉興有15個省級以上開發區,與上海重點平臺簽訂合作協議。大飛機項目落戶上海後,江蘇鎮江主動對接,為大飛機提供航空座椅、舷梯等配件。目前鎮江已成立航空航天產業園,成功引進近30個涉航項目,總投資超過100億元。
『上有國家鼓勵和支持,下有民意支橕和推動,長三角城市群建設持續加速。如果以前叫做普遍發展階段,現在已進入攻堅克難階段。』安徽省合作交流辦長三角合作處處長宋帆表示,諸如暢通省際『斷頭路』、醫保異地結算及公共服務一體化等難點問題,正在得到逐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