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丹心妙手『治』雜癥——記華能上海電力檢修公司高級技師王健
2017-09-22 13:44: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高瓔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高瓔瓔)瘦瘦高高,戴著一副眼睛,有些靦腆斯文,這就是華能上海電力檢修公司技術質量部王健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專注、創新、低調、苛刻、精益求精是工友們對王健的評價。在工友們眼中,王健是團隊中的定海神針。

  王健,1990年7月從上海電力學校畢業,分配到上海石洞口第一發電廠檢修部汽機本體班工作,一乾就是25年。一直在汽輪機本體檢修工作一線的他用智慧、執著和信念,實踐著自己對事業的追求和承諾,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從一名普通檢修工一步步成長,成為專業工程師、高級技師。王健說:『專注做好一件事做到極致,會有意想不到的回報。』

  王健和同事一起探討問題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技能先行者

  西門子公司是國際知名工業汽輪機制造商,能生產各種工業汽輪機,為全球工業汽輪機的鼻祖。

  2016年,王健所在的華能上海電力檢修公司首次承接西門子超超臨界1000MW火電汽輪機組筒式高壓缸檢修和西門子原裝蒸汽一燃氣發電設備汽輪機島大修,這兩個項目一直壟斷在西門子公司手中,因技術保護不給國內檢修檢修企業提供支持,國內也無借鑒案例,項目難度極大。

  』開始西門子的外國專家對我們的技術不放心,准備派他們的技術人員參與,當時開的價格是要支付其人工費500-600萬人民幣。』王健說。

  為了完成任務,讓外國專家口服心服,王健翻閱大量技術資料,編制合理工期和制定檢修計劃,在筒式高壓缸檢修中,攻克了高壓主汽門與高壓缸連接大螺紋環檢修拆裝等一系列難題,並主持、制定軸系調整方案,方案也得到了西門子專家的認可。

  通過王健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使項目比預定工期提前3天完成,後續啟動一次成功,高壓缸缸效提高了6個百分點;在燃氣輪機檢修中,不僅圓滿完成任務,還設計並實施了徹底解決設備啟動時汽輪機軸系與發電機軸之間的3S離合器嚙合時相鄰5.6號軸瓦的振動問題的方案,確保了機組調峰頻繁啟停的安全性。

  華能上海電力檢修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周立仁表示,在王健的帶領下,兩個項目的圓滿完成不僅讓業主節省了每臺機組近400萬元的費用,使檢修公司確立了在該領域的領先技術地位,還徹底打破了國外公司多年壟斷的局面,使國外公司再也不能依靠技術壟斷實施高價服務,為國內同類型企業節省了大量的檢修費用。項目完成後,公司不僅接連接到了5臺同類型機組的檢修任務,西門子公司也拋來橄欖枝,希望能和檢修公司合作共同完成同類機組的長期協議服務。

  王健認真研究國內外有關汽輪機檢修的相關資料

  保障電廠汽輪機組『健康』的『外科醫生』

  上海檢修公司是中國華能集團唯一的區域性實體火電檢修公司。汽輪機是電廠的核心部件,而汽輪機檢修是火電廠檢修的重中之重,是對體力與智力的要求相當高的一項工作。

  正是有王健等一批優秀的汽輪機檢修技師,纔使得電廠得以正常運行。王健被工友們稱為解決汽輪機組難題的『外科醫生』。在王健的帶領下,針對各類機組存在的『疑難雜癥』進行技術攻堅,解決了大量的難題。

  王健的工友張振海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

  2010年3月檢修公司承接華能石洞口第二電廠1#機組B級檢修項目。期間在對主給水泵解體檢修過程中發現,該泵體高壓端密封面因受高溫高壓水流衝蝕產生了嚴重破損,已無法保證該設備正常投運。主給水泵是電廠的關鍵設備之一,產生故障將直接影響發電機組的正常發電、供電。

  發現重大缺陷後,業主方立即致電設備制造商美國拜倫·傑克遜泵業制造公司,詢問處理方案。廠商回復該情況一般不做修補,建議直接更換整臺設備,這將造成國家上百萬美元的外匯支出。或者也可通過荷蘭一廠家進行修補,但對方報價僅密封面修補就要一百多萬人民幣,不包括設備從機組系統中解列、後期安裝以及運至荷蘭的相關運輸費用。並且整個修補周期需數月以上,遠遠超出此次檢修項目的工期,將直接影響到1#機組的計劃投運時間。介於情況嚴峻,業主方希望檢修公司能夠設法制定出可行的替代方案。

  當時王健任機化分部專職工程師,是汽機專業技術帶頭人,該項任務責無旁貸的落到他的肩上,他參閱了各方面的技術資料,進行了全方位的數據論證,制定了現場進行金屬補焊,手工打磨修復的施工方案。經過公司各部門的多次討論,最後由業主方領導決定,就按王健的方案實施。

  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不少困難,有操作人員反映方案中0.10mm表面平整度及垂直度過於苛刻,即使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使用機加工都不一定能達到,何況手工打磨呢?王健的答復是:『不用著急,最終打磨由我來。』待各項前期准備工作結束後,王建拿著一把銼刀,一把鏟刀,二話不說的進入了主給水泵直徑不到1M,深2.5M的筒體內,一米八幾的身高蜷縮在如此小的空間內整整兩天時間,硬是將該密封面表面平整度打磨至0.05mm,令大家驚嘆不已。該設備正常投運後,正常運行至今。

  此項施工方案和工藝手法得到了領導和技術人員的充分肯定,業主方遂將此類檢修項目全部委托檢修公司,既為業主方節約了大量的檢修費用,又為檢修公司提高了經濟效益。王健還將該技術毫無保留地言傳身教給同事,培養了一大批的技術骨乾。

  工作中嚴謹認真的王健

  精益求精詮釋『工匠精神』

  在25年的汽輪機檢修工作中,王健發現問題認真解決,對待細節精益求精,一定要做到最好,做到極致。

  唐叡,王健徒弟。他說:『師傅對待工作非常嚴謹,經常告誡我們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007年9月,華能太倉二期機組大修進入汽輪機高壓缸扣缸工作。當時作為班組技術員的唐叡和作為汽輪機檢修項目技術總負責的王健就推力軸承回裝定位工序在轉子吊入後立刻執行還是在扣缸完成後再執行產生較大分歧。

  一般來說,設計標准給出允許偏差范圍為±0.13mm,按照標准,在扣缸完成後進行推力軸承安裝完全可以達標,但王健堅持一定要立刻進行回裝工作,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將誤差嚴格控制在0.05mm以內,保證機組運行後軸向位移偏差的因素不在機械方面,減少跳機風險。但代價是在推力軸承定位安裝完成前,其他所有扣缸工作必須停止。大家都認為在保證標准的情況下不必嚴格將誤差控制在極其微小的范圍,但王健堅持將推力軸承回裝的工序先進行。

  但包很多人對這樣的堅持並不以為然,始終覺得在既然標准范圍內0.05mm和0.13mm是『差不多』的,直到2014年國華太倉機組啟動時產生了軸位移偏差但沒有到跳機程度的情況,在探討解決方案時,檢修人員發現一直被認為差不多沒問題的問題被放大:一旦產生誤差就可能引起跳機的嚴重問題。幸虧我們及時拿出了檢修回裝數據,誤差僅在0.03mm,完全排除機械偏差問題的影響,避免了為驗證機械偏差現場全部返工的的重大質量事故。

  『師傅這種在質疑中的堅持,拒絕『差不多』的態度;在工作中嚴謹苛刻、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日常工作中,每每遇到想要糊弄過去、覺得差不多就行的時候,我都會激勵自己做再好一點。』唐叡說。

  不斷創新注重傳承的檢修匠人

  說到王健對工作的態度,工友們贊不絕口。沈謹民評價說:『他對待工作像一名藝術家對待作品一樣苛刻、精益求精。』周秋彪則表示:『王健就是我們團隊的定海神針,有他在我們就特別踏實。』由於王健的不懈努力和驕人的業績,他先後獲得華能集團首席技師、華能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先進個人、上海市寶山區領軍人纔等榮譽稱號。

  除了自身的學習提昇,王健還特別注重傳承,他毫無保留地將積累多年的檢修『手藝』傳教給後輩,堅持為員工培訓授課,把前沿工藝技法引入學習中;他還善於總結檢修經驗,凝聚成果,組織編寫《大型汽輪機通流部分檢修技術規定》,成為公司公開發布的規范,為系統內各電廠檢修提供指導性作用;他正在主持編寫的西門子筒式高壓缸檢修流程,將成為公司涉足高端前沿業務領域的規范性技術標准。

  『我就是一名普通工人。既然從事了檢修這個行業,就要熱愛這份工作,必須保持專注,追求完美和極致,並且讓這種檢修精神代代傳承。』王健說。

  汽輪機是一種大型熱機,一種運行要求特別高的設備。大型汽輪機軸系長度為40米左右,旋轉重量為300頓左右,旋轉速度為3000轉/分鍾,而振動的要求值為?0.076毫米,也就是一根頭發絲的粗細。汽輪機較多檢修工作是以絲(0.01毫米)計的,在傳統機型推力軸承的檢修中更是有μm(0.01毫米)級的(手工)工作。

責任編輯: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