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華電李興敏:"工匠精神"就是履好職、盡好責
2017-09-21 15:21:4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打造規范化管理的三個『角色』

  李興敏介紹運行規范化流程框圖及標准模板。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佟明彪/攝

  課題研究之初,李興敏和他的團隊就遇到了一項艱巨的任務,編撰運行規范化流程框圖及標准模板,實現運行流程再造,這張『圖』一畫就是三年。『因為要保證這套系統的通用性,所以要涉及所有崗位,因此流程框圖的繪制難度很高,我們就對公司的雖有工作流程規范進行全面梳理,從中發現不合理的地方進行完善。』李興敏稱.

  李興敏和他的團隊經過廣泛的調研、探討,反復模擬、討論、修改、完善,重新對運行管理各流程和工作標准進行了梳理、優化、分解,以運行工作流程為縱坐標、以運行人員角色為橫坐標,編撰了運行規范化流程框圖及標准模板。以流程再造的形式明確了值班期間運行管理鏈條上各級值班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標准。各工作流程采用『站牌式』索引,職工在各流程模板引領下,將運行人員當班所有工作進行固化,由原來的運行人員『找著乾』變為現在的『領著乾』,使各自的工作進程一目了然。解決了運行人員『乾什麼』的問題,消除工作盲區,使每名運行人員清楚什麼時間、自己應該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做到運行管理的流程化、標准化和痕跡化。

  『圖』畫好了,接下來的難題就是怎麼實際運行起來。李興敏和他的團隊又著手開發起了運行規范化應用平臺。根據各流程框圖,李興敏提出在運行規范化管理中結合具有唯一性的二維碼技術、音影監控技術,通過『巡檢過程自動導航』、『危險區域自動預警』、『監盤前事故預想』、『監盤質量自動評價』、『運行操作全過程聲像監控』等技術手段,開發運行規范化管理應用平臺,實現運行工作的信息化、規范化、智能化安全管控,有效地將安全生產由『人防』變為『技防』,解決運行人員『怎麼乾』和信息的互聯互通問題。

  用李興敏的話說,這套系統扮演著三個角色。『天使的眼睛』, 『運行操作全過程聲像監控』就是一雙眼睛,在工作的幾個小時內,時刻監督著職工的工作流程,最終達到人人都能自我約束,工作不走樣不打折的目標。

  『影隨的導師』,流程框圖及標准模板就是以為時刻在線的老師,假如職工在工作中真的出現工作不熟練,標准掌握不紮實的情況,可以通過手持終端查詢一些問題,使工作能夠安全無誤的進行。

  『績效的天平』,質量自動評價技術在工人執行完流程框圖上一個班的工作後,會對工作質量自動打分,避免了人為乾預,公平高效。

  『人生一世,無非是盡心。對自己盡心,對所愛的人盡心,對生活的這塊土地盡心,既然盡心了,便無所謂成敗榮辱;要甘於過平常的日子,但渴求每一細節的生動!』這是剛參加工作時李興敏在工作日記第一頁上摘抄的一段勵志的話,這段話一直激勵著他履好職、盡好責,不斷朝著他眼中的『大國工匠』前行,『我們乾工作,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乾什麼的、然後要知道自己的工作該怎麼乾,並且還要把自己的工作乾好。』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