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科技創新,邁向世界一流軍隊的強大引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和推進強軍興軍紀實之四
2017-09-14 22:05:53 來源:新華社  作者:王經國、梅常偉、柳剛、王通化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綱要提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中央軍委頒發《軍隊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綱要提出,到2020年,軍隊要如期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二步目標。未來5年,軍隊主要領域發展指標要取得較大突破,關鍵作戰能力要實現大幅躍昇,整體發展布局得到明顯優化。

  這是邁向未來的時間表,也是邁向未來的路線圖。

  創新驅動發展,中國夢、強軍夢,夢想可期,夢想必成。

  大挑戰,大洞察:一個主攻方向的指引

  湘江之畔,坐落著國防科技大學。這座由著名『哈軍工』發展而來的高等軍事學府,牽動著習主席的目光。

  2013年夏季,由國防科技大學自主研制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計算速度再登世界之巔。習主席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同志們總結經驗,再接再厲,堅持以我為主,勇於自主創新,不斷強化前沿技術研究,為推動我國科技進步、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夏去秋來,2013年11月,習主席親臨國防科技大學視察。學校科研成果展上,一個個展臺、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表前,習主席駐足觀看,凝神思考。很快,全軍科技工作者聆聽到了習主席從這裡發出的號令:要牢牢扭住國防科技自主創新這個戰略基點,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努力在前瞻性、戰略性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基點定在何處,軍隊的方位就在何處;戰略指向哪裡,軍隊的未來就在哪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的行程和足跡意味深長——

  酒泉,東風航天城。履新第一年,習主席冒著嚴寒來到這裡,深情勉勵大家以民族復興為己任,追求卓越,報效祖國和人民。

  北京,京西賓館。連續兩年,習主席出席全國人大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要求向科技創新要戰斗力。

  從坐進空軍新型轟炸機駕駛艙,到登上海軍新型潛艇,再到冒著風雨觀看艦載機滑躍起飛、阻攔著陸訓練……

  步履匆匆,大勢篤定。細細研讀習主席的講話,兩個高頻出現的關鍵詞組得以浮現——國防科技、自主創新。

  時光荏苒,春華秋實。5年來,這兩個高頻詞已成為強軍興軍征途上的一個醒目路標。

  習主席的深邃思考、高瞻遠矚,為我軍搶佔未來軍事競爭戰略制高點,指引了重要主攻方向——國防科技自主創新。

  『我們沒有別的選擇,非走自主創新道路不可。』習主席的論斷振聾發聵,『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別人的後面亦步亦趨。』

  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未形。面向未來,我們不能盲目地追隨別人的腳印,而應該清晰地標定自己的路徑——

  超前布局謀劃,需要『桅杆上的瞭望者』。如何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習主席高屋建瓴:『要在新賽場建設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導一些賽場建設,從而使我們成為新的競賽規則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競賽場地的重要主導者。』

  技術突破也許就在一覺醒來,勝敗結果也許就在一夕之間。如何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習主席給出戰略謀劃:『要高度重視戰略前沿技術發展,確定正確的跟進和突破策略,選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加緊在一些戰略必爭領域形成獨特優勢,爭取後來居上、彎道超車。』

  我軍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堅持戰斗力標准。如何提高國防科技創新對戰斗力增長的貢獻率?習主席反復叮囑:『軍隊一切創新都要用是否增強了我軍現實戰斗力這個標准來檢驗,不能搞那些華而不實、中看不中用甚至嘩眾取寵的東西。』

  2014年12月3日,全軍裝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主席深刻指出:『必須把裝備建設放在國際戰略格局和國家安全形勢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來認識和籌劃,放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來認識和籌劃,放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來抓。』

  國防科技,事關民族尊嚴、國家安全;自主創新,是戰略需要,更是使命支橕。

  站在歷史和未來的交匯點上,唯有自主創新精神的不斷澆築,國防科技纔能不斷邁出堅實的腳步,一次次讓中國人挺直腰杆。

  大挑戰,大洞察,大情懷。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