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生活消費
搜 索
嚴管不合理低價游成新常態 該怎麼認定怎麼查?
2017-09-14 11:18:46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打擊整治『不合理低價游』三問

  @『不合理低價游』惹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表面上惹的是國法行規,深層次惹的卻是道德良心、惹的是公序良俗。

  @旅游監管部門也正是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開展旅游市場監管工作。在這種大背景下,旅游監管部門絕對不可能對旅游市場秩序的整治不了了之,這是大局所決定的。這是新的執政理念,也是新的監管態度。

  @『不合理低價』這個『以部分指全部』『以特征指本體』的說法,應當具備三個要件:一是『低價』作為『誘騙』手段;二是『安排購物或者另行付費旅游項目』;三是『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

  2016年10月12日,國家旅游局發布《關於組織開展整治『不合理低價游』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專項行動通知》),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專項整治活動。先後組織工作組對上海、合肥、雲南、北京等地展開督察,發布典型案例進行通報。各省市旅游主管部門也積極配合、展開行動,『不合理低價游』現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旅游市場秩序有所好轉。

  對此局面,有人歡喜有人懮:整治行動打擊了非法違規旅行社,合法守規企業樂見其成;依靠不合理低價產品生存的旅行社則愁眉不展,被處罰的企業更是叫苦連天。

  但面對這場史無前例的整治風暴,市場上還存在著一些疑惑或不解,一些企業還抱著一絲僥幸,一些經營者『吃瓜』觀望,靜待風暴結束,期待重整旗鼓再開張。筆者也經常遇到業內人士詢問,聽到一些或稱贊、或困惑、或抱怨的聲音。對一些比較集中的疑惑和問題,結合法律規定和行業現狀,發表一點個人看法。

  一問:『不合理低價游』惹誰了

  低價旅游產品,可以讓游客少花錢出門甚至出國旅游,可以讓旅行社獲得傭金,可以讓導游獲得回扣,可以讓購物店獲得盈利,可以讓目的地政府獲得稅收,這麼一個『多贏』的局面,為什麼行業管理部門多年來持續打擊,近一兩年更是集中火力,擺出一副誓必定點清除、除之而後快的架勢?

  這是很多旅行社、導游、購物店,甚至是旅游者本人都很困惑的問題。曾有業內人士抱怨:『之前我們組織赴日本旅游,客人只要花2000元就可以在日本玩七八天,再花四五千元在日本買點化妝品小家電,一共也就花六七千元,還買回一大堆東西,客人和我們都滿意。而現在,同樣線路,團費就得七八千元,客人承受不了,報名的人少了,各方都受損。』

  這種觀點聽起來很有道理,細細品味似乎不對。

  各方都滿意的事情,是否都是合理合法的事情?似乎不盡然。將世上之事羅列篩選,似乎只有三件事,在特定情況是參與各方都滿意的,但絕大多數國家都認為是違法的、在道德層面也是被排斥和抵制的,這三件事就是『黃』『賭』『毒』。參與各方都滿意,政府就是不讓乾,道德層面就是不認同,這是三種行為的共同之處。

  政府為什麼不讓乾?道德為什麼會排斥?法律為什麼會制裁?道理也很簡單:因為這些行為侵害的是社會健康的肌體,突破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線,更不用說這些現象背後隱藏的、潛在的以及不時發生的人倫悲劇。這麼一類比,也很好理解為什麼業內把『零負團費旅游團』『不合理低價旅游團』稱之為『賭團』。

  『各方滿意』的背後其實是一種賭徒心理,都想在這一場賭局中成為贏家佔得便宜。可從現實來看,參與『不合理低價游』的賭徒們,又是『賭品』極差的賭徒:游客抱著佔便宜的心態參加低價團,但又不想購物、自費,受到委屈後,就投訴舉報;導游『買人頭』獲得帶團機會,當客人不購物時就辱罵強迫;旅行社售賣不合理低價產品,不給導游支付正常報酬。參與各方看似都願意參與這個賭局,但都『願賭不認輸』。

  『不合理低價游』惹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表面上惹的是國法行規,深層次惹的卻是道德良心、惹的是公序良俗。所以,打擊整治沒商量!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