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貴州燃氣負債50億披露涉三人死亡被問是否國資流失)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
9月12日,證監會主板發審委將召開2017年第142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審核貴州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燃氣)首發申請。
貴州燃氣是貴州省最大的燃氣企業,主要從事城市燃氣運營業務。公司相繼於2016年11月29日、2017年8月28日報送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擬在上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1.73億股。本次募集資金用於貴陽市城市燃氣管道改擴建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額56,058.96萬元,其中募集資金擬投入53,013.26萬元。據了解,貴州燃氣本次IPO的保薦機構為東海證券。
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1-6月,貴州燃氣實現淨利潤分別為3,291.96萬元、2,401.79萬元、10,269.78萬元、8,666.61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3,536.60萬元、-3,060.73萬元、34,831.93萬元、40,449.41萬元。
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6月末,貴州燃氣資產總計455,993.25萬元、584,374.21萬元、760,413.52萬元、768,760.48萬元;負債總計383,456.09萬元、437,464.87萬元、492,308.61萬元、489,211.26萬元;資產負債率84.40%、73.48%、58.56%、59.89%。
貴州燃氣主要通過銀行借款、債券等有息債務融資方式進行融資,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公司有息債務餘額逐年增加。2017年6月末,貴州燃氣賬面短期借款餘額為121,416.91萬元,長期借款餘額為122,599.45萬元。
此外,招股書中還披露了安全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涉三人死亡。其中,兩人因燃氣窒息安全責任事故死亡,一人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從而進行人身損害賠償。
資料顯示,貴州燃氣前身為貴陽市煤氣公司,企業性質為全民所有制企業。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也對改制是否存在國資流失進行了問詢。
針對上述內容,中國經濟網采訪貴州燃氣董秘辦,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負債近50億短期借款餘額12億
貴州燃氣前身為貴陽市煤氣公司,成立於1995年6月19日,企業性質為全民所有制企業。為適應國企改革的趨勢,加快市政公用行業的市場化改革,擺脫經營困境,優化股權結構,貴陽市煤氣公司於2003年進行了國有企業改制,擬引入外部股東進行改制。
貴州燃氣的控股股東為東嘉投資,成立於2003年12月08日,注冊地址為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甜園路2號,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劉江,經營范圍為投資管理;投資及經濟信息諮詢(中介除外);技術開發、轉讓、諮詢、服務。本次發行前,劉江持有東嘉投資93.50%的股權,東嘉投資持有發行人52.35%的股權,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因此劉江為貴州燃氣的實際控制人。
招股書顯示,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6月末,貴州燃氣資產總計455,993.25萬元、584,374.21萬元、760,413.52萬元、768,760.48萬元;負債總計383,456.09萬元、437,464.87萬元、492,308.61萬元、489,211.26萬元;資產負債率84.40%、73.48%、58.56%、59.89%。

貴州燃氣主要通過銀行借款、債券等有息債務融資方式進行融資,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公司有息債務餘額逐年增加。
2017年6月末,貴州燃氣賬面短期借款餘額為121,416.91萬元,長期借款餘額為122,599.45萬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餘額為29,213.45萬元。2017年6月末,公司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為0.52倍和0.31倍,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較低。貴州燃氣指出,若公司債務、資金管理不當,將對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公司存在短期償債風險。
貴州燃氣表示,公司天然氣城市管網和支線管道建設資金通常以銀行借款等債務融資方式取得,數額較大且財務成本高,隨著固定資產轉入所帶來的新增折舊及運營等成本的增加,建設項目投資能否如預期及時產生穩定的收入、達到預計的收益水平均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若未來宏觀經濟狀況持續波動或下行,或發生自然災害等其他不可抗力事件,公司存在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