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如何破解『網絡醫托』:須斬斷背後『利益鏈條』
2017-09-05 09:14:45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支招

  不妨從隔空問診入手

  對於『網絡醫托』來說,都接受過專門的培訓,會嚴格按預設好的步驟來實施騙局,並且每一個環節都有對應的『話術』:第一步,以慈善機構的名義博取患者信任,許諾相關的補貼基金;第二步,冒充『醫生』身份告訴患者病情不樂觀要及時就醫;第三步,引出他們所推薦的指定醫院,誘導患者上鉤。不難看出,就算這種『話術』再高明,究其實質,都是通過『隔空問診』來行騙的,也就是說,從始至終,患者都是在網絡諮詢,並未見過『醫生』的廬山真面目,雲裡霧裡間就受騙了。

  其實,所謂的『隔空問診』看似很時尚,也很便捷,卻是一個誤區;因為就目前的醫療體系和醫療資源來說,雖然很多醫院開通了網上預約平臺,但是針對患者的網上諮詢或尋醫問藥的熱線服務都還沒有開通。也就是說,對於正規醫院來說,在現有的資源下實行『隔空問診』並不現實,因為患者可能詢問的疾病很單一,很可能是特定的一個癥狀或者一個體征,如果要解答必須專科醫生來解答,而醫學范圍很廣,靠某一個醫生根本無法解決。因此,只要是正規的醫院,基本都不可能在網上接受『隔空問診』,患者情況千差萬別,負責任的診治必須是到院就診。

  因此,破解『網絡醫托』不妨從『隔空問診』入手,只要把『正規醫院不可能隔空問診』的理念在患者中普及,那些『網絡醫托』的謊言就不攻自破了。這就需要衛生系統相關部門多宣傳醫學常識,比如可以定點、定期進行拉網式講解,力爭讓每一位公民都能識別『網絡醫托』的騙局。當然,從『隔空問診』的宣傳入手,是為了快速規避患者再上當受騙,要根治這種頑疾,肯定需要同時完善相關管理制度並抓好落實,決不給『網絡醫托』們可乘之機。

  徐建中

  ●溯源

  斬斷背後利益鏈條

  從『網絡醫托』的行騙過程看,其編織的謊言、設計的行騙程序十分縝密,即便一些有防騙常識的人,也可能被其『忽悠』,更別說那些缺乏警惕、一心想為患者治病的患者家屬了。然而,『網絡醫托』的騙術並非無懈可擊,其終歸不是為患者治病的最終實施者,最終還要將招攬的『生意』轉手給相關醫院,最終由相關醫院實施治療。當然,轉手給相關醫院並不是無償的,而是有利益牽扯在裡面。以前面所述『網絡醫托』公司為例,其每介紹一個病人前去『合作』醫院就診,會從中獲取一千元提成。可見,『網絡醫托』的『七寸』就在某些醫院和其之間的利益鏈接上。

  根除『網絡醫托』必須斬斷利益鏈接。有需求纔有市場,『網絡醫托』之所以有『生意』可做,就在於相關醫院對其有所需求,需要靠『網絡醫托』來攬生意、增收益、提效益。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事實上,一些優秀醫院是不需要各種醫托來招攬患者的,醫術精湛、治療有效,能用質量和療效贏得口碑,患者自會絡繹不絕。而靠醫托來招攬『生意』的醫院,服務質量和醫術是讓人生疑的,沒有多少患者前來就醫,效益上不去在所難免。但無論如何,這些醫院都不該和『醫托』們攪和在一起,用『下三濫』的手段來引誘患者。所以,『網絡醫托』失德且違法,而與之有『合作』關系的醫院也好不到哪去。無疑,這些『問題醫院』也是『網絡醫托』的培養者、縱容者。

  既然如此,在整治『網絡醫托』的過程中,就不能單就『網絡醫托』整治『網絡醫托』,而應該將那些『問題醫院』一並考慮,在整治過程中,『拔出蘿卜帶出泥』,斬斷利益鏈接。只有如此,『網絡醫托』纔會失去存在的土壤、纔會失去滋生和蔓延的空間。

  桑勝高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