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不僅有『腥風』還有『血雨』
網絡上不僅有讓人不堪的『腥風』還有讓人感到恐懼的『血雨』。
就在劉湘重新認識了手機裡的女兒之時,比劉湘女兒大3歲的家住安徽的初二學生李明正在手機上跟同學熱火朝天地聊著一款游戲。
這款游戲是李明無意間搜索到的,是一款恐怖游戲。李明介紹,最近周圍的同學都非常喜歡聊各種恐怖游戲。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按圖索驥』,在網上也搜索到這款游戲,發現該游戲沒有標明適合人群的年齡界限,但從網上顯示的關於此游戲的圖片和視頻上看到,游戲內容較為恐怖血腥,同時玩家在游戲過程中需要躲避幾個長相怪異可怖的電子玩偶,如果被抓到,主角則會『被肢解抽出器官』『與機械骨架絞在一起』『塞進備用的大熊皮套中』『只剩兩個眼珠拖在皮套外』……死相慘不忍睹的游戲結果。
『青少年正值好奇心比較強的階段。』孫宏艷說,『這促使他們喜歡探索新事物,所以即使鬼故事、恐怖故事挺嚇人,但他們還是忍不住嘗試。』
而這種對恐怖刺激的追求有時候會走向極端。
由俄羅斯傳出的一種名叫『藍鯨』的網絡游戲,在很多國家的青少年中間很流行。活動的組織者會聯系那些想參與的年輕人,要求參與者完成列表上的所有項目,這些項目簡單的有『一天不和任何人說話』,稍微進階一些的有『自殘』,最後就是『挑選合適的時候自殺』。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已有130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而且這個游戲還在向世界擴張,而且已經傳到了中國。
就在『藍鯨』造成青少年自殺的事件在媒體上頻頻出現的時候,北京的六年級男孩王嘉軒也經歷了一次恐怖事件。一天晚上,家裡人都已經睡覺了,王嘉軒的手機提示有新的微信,打開手機,班級群裡出現了一張恐怖的人臉圖片:慘白的臉龐上散下幾縷黑色的頭發。王嘉軒看著手機正在琢磨這幅圖片到底啥意思的時候,圖片上的慘白臉龐瞬間變大,好像馬上要從屏幕中跳出來一樣,然後張開了血盆大口。
王嘉軒嚇得手機掉到了地上。那一夜王嘉軒一直在做噩夢。
對此,孫宏艷認為要從幾個方面去應對這種情況,一方面從社會責任來講,國家應該淨化網絡空間,國內也一直在這麼做,如網信辦出臺文件采取相應的措施等,同時還需要有良心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為兒童這方面的成長提供技術上的幫助。
其次是提倡學校裡進行媒介素養教育,她認為要把學校信息技術課改為媒介素養課,她稱現在的孩子作為網絡時代原住民,可以說操作電腦的技術比成人更高,但是媒介素養反而沒人會教他們,學校應該成為承擔這個任務的主要角色,在課程中大量滲透媒介素養的教育,讓孩子在面對信息時具有自我保護和鑒別能力。
另一個則是親子關系,孫宏艷表示,作為家長的成年人,首先要提昇自己的媒介素養,有些家長的態度是自己可以玩手機但不讓孩子玩,這並不是一個好辦法,應該同孩子有良好的溝通,靠反對和阻止是不管用的。如果親子關系好,孩子看到這些不良信息會告訴家長,家長可以及時進行積極的引導。實習生蘇琬茜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樊未晨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學生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