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移動終端藏污納垢 家長難擋手機裡的『血雨腥風』
2017-09-04 10:10:32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家長難擋手機裡的『血雨腥風』

  秦麗一邊瀏覽手機網頁一邊幫即將上小學的兒子挑書包,旁邊的兒子忽然大喊一聲,『大奶頭!』原來,在秦麗剛剛打開的一個學生書包頁面下方是一條帶『色』的廣告:一個『露點』的胸部加上沒底線的廣告語……

  最近的秦麗很苦惱,不想再像幼兒園時期對孩子全部封殺網絡了,怕他將來跟新同學沒有共同語言,但是沒想到兒童頻道的頁面也會彈出烏七八糟的內容。

  就在幾天前,秦麗幫軍迷孩子登錄了某個視頻網站,然後敲下了『小坦克』3個字,結果,動畫片《小坦克》還沒播放,網站上卻彈出了一串很難刪除的『不堪入目的廣告』。

  如果說90後是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那麼00後、10後則是伴隨著移動終端長大的。跟上一代不一樣的是,他們接觸的海量信息是隨時隨地的。

  應該說,隨著互聯網的出現,人類就在探討如何避免青少年兒童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因為,『網絡最重要的特點在於兒童與成人間的界限模糊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說,在過去的紙媒時代,由於兒童認識的字少,不一定看得懂書。現在互聯網作為一個融媒體,今天的孩子電腦技術又都很高,甚至有些小孩兩歲就開始上網,所以網上有的東西都能看。

  再加上那些不良信息會在身邊的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猝不及防』地出現,這更讓00後、10後的家長懮心忡忡。

  爸媽面前乖寶寶同學群裡變身『小太妹』

  這兩天劉湘無意間翻看了女兒的手機,『驚得下巴快下來了』。

  女兒剛上五年級時,提出想要一個手機,因為『作業沒記清楚或者有不會的題的時候可以問同學』。女兒在班裡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而且是那種特別安靜的女孩,平時放學後即使碰到相熟的同學話也不多。劉湘對孩子一直很放心,於是滿足了她的要求。

  但是,這個暑假,劉湘發現女兒總是捧著手機看,覺得有些納悶,一次,在幫女兒安裝軟件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作業群』,結果發現,乖巧的女兒在這個群裡有一個挺『香艷』的名字,『優伶入懷』。

  劉湘再一看聊天內容更是『大吃一驚』:

  只見『優伶入懷』對一個男同學說:你知道×××(一女生)喜歡誰嗎?

  那位男同學回答:不知道。

  『優伶入懷』回答:她暗戀×××(一男生)很久了。

  男同學答:你有點污。

  『優伶入懷』接下來的回答讓劉湘『大驚失色』:你『tm』說什麼呢?你爸媽抱在一起的時候你覺得污不污?

  『這簡直就是一個小太妹嘛!』劉湘說,她簡直無法相信這個能隨口說出『tm』的『優伶入懷』竟然是自己的那個乖乖女。

  而女兒以『優伶入懷』的身份在群裡所做的事情更是讓劉湘驚慌失措。

  劉湘發現女兒在其他幾個群裡都在玩著一個游戲,游戲的主玩者扮演皇上、王、主人等充當首領的人,然後列出一大堆香香艷艷的名字,讓其他同學用發紅包的方式『認領』,『認領』之後就會被『首領』封為『第一妖後』『寵妃』……等名分。

  雖然這些名分只在『群』裡通行,但是孩子們還是會為了得到一個『更高貴』或者『更好聽』的名分在群裡打嘴仗,有的則選擇給『首領』發一個更大的紅包。

  『我們從小很少讓她看電視,那些低俗的、烏七八糟的東西更是很少讓她接觸,沒想到有了手機和iPad之後,你曾經拼命為她阻攔的那些東西一夜間全部湧到了她面前,孩子「照單全收」甚至還要變本加厲。』劉湘說。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顯示:截止到2015年12月,中國青少年網民規模達到2.87億,佔中國青少年人口的85.3%,遠高於2015年全國整體網民互聯網普及率(50.3%)。

  當人們還沒有找到既讓孩子接觸網絡又不受網絡毒害的有效辦法時,青少年已經成了網絡最主要的使用者。

  著名青少年教育專家孫雲曉曾經說,越是聽話的孩子越有可能是『問題孩子』。

  確實,從某種意義上說『不聽話』是孩子的天性,而很多『聽話』的孩子是把成年人的、社會上的標准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標准,同時壓抑了自己的部分天性。

  有壓力總是要釋放的,在移動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一些社交平臺成了孩子釋放自己的渠道。這時確實需要成年人的正確引導。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