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1億學生換教材,今後怎麼學?怎麼考?
2017-08-31 15:44:42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佘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北京8月30日訊 從這個9月1日開始,全國一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一新生在語文、歷史和德育3個科目上,將統一開始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現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將逐步被取代。

  根據中央對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這是一項涉及到義務教育階段1.4億在校學生的『大工程』。新教材什麼樣?今後學生怎麼學?以後考試怎麼考?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增加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內容:8年抗戰改為14年

  統編三科教材最大的特點是注重落實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強化革命傳統教育。

  以最受關注的語文教育為例。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古詩文132篇,佔所有課文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初中古詩文選篇124,佔所有選篇的51.7%,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從《詩經》到清代的詩文,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此外,課本還收錄了大量革命傳統經典篇目,如《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開國大典》等,小學約40篇,初中30多篇。

  此前《建軍大業》上映時,有年輕觀眾分不清葉挺、葉劍英,不知道朱德有沒有犧牲在三河壩戰役,顯示出對新中國歷史教育的缺失。因此,新版《歷史》教材完整介紹了中國抗日戰爭從局部抗戰、全民族抗戰到最終勝利的14年的史實,並將『8年抗戰』明確改為『14年抗戰』。

  『以前教材可能只羅列幾次大型戰役,但現在的教材中既有正面戰場也有敵後戰場,國民黨在抗戰中發揮的作用得到體現,也強調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歷史》教材執行主編、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葉小兵介紹,歷史教材專門有2冊系統講述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發展,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史實,涉及老一輩革命家40多位。

  同時,教材還注重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國家主權和海洋意識教育、國際理解教育,揭示出自秦以來中國就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以史實為依托講述西藏、新疆、臺灣及附屬島嶼釣魚島、南海諸島等作為我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淵源;在世界史中重點介紹人類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樹立熱愛和平的觀念和懮患意識。

  《道德與法治》教材講述了革命領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等具有代表性的內容,繼承和發揚『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特別否認了魯迅在中小學課文中『大撤退』的說法,『魯迅先生還在,小學我們選擇了2篇,如《少年閏土》,初中選擇了6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