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中國反壟斷法頒布滿十年。雖然沒有看到官方隆重的紀念活動,但連日來全國人大和有關部委的兩項動作,卻與反壟斷法密切相關。
一是8月28日,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二審稿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刪除了與反壟斷法重復的內容,反壟斷執法力度有望加大。
二是8月28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印發『推進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2017年工作重點』。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落實,將從源頭切斷行政壟斷這一痼疾,彌補反壟斷法的不足。
反壟斷法頒布十年來,反壟斷執法風暴一浪接著一浪。如果說發改委反價格壟斷執法、工商總局反不正當競爭行為、商務部反經營者集中,是反壟斷執法實踐磨硬的三顆牙齒,那麼,彌補反壟斷法對行政壟斷監管力度的不足、國務院2016年出臺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堪稱磕住行政壟斷的『第四顆牙齒』。
痛擊市場壟斷
十年來,反壟斷法得到全面實施,幾大類型違法行為都有成功查處的典型案件。行政執法查處的案件類型,從簡單到復雜有一個遞進的過程。最初查處的是簡單的橫向壟斷協議,後來查縱向壟斷協議,再後來查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至今已敢於向對競爭危害最大的行政壟斷亮劍。
早期,中國學習借鑒國際經驗。十年後,中國的反壟斷執法水平已經可以與其他國家比肩,甚至在一些領域發揮了引領作用。中國已經發展為和美國、歐盟比肩的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實施反壟斷法的國家和地區。
國家發改委負責反價格壟斷執法。根據發改委網站上公開的信息,共有近70個反壟斷案被提及。其中,有兩起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一是韓國三星、LG,中國臺灣地區奇美、友達等六家的液晶面板案。這是首起與反壟斷有關的罰款數額超過一億元人民幣的案件。如此高的罰款數額瞬間提高了企業對反壟斷法合規的重視。
二是對美國高通公司的反壟斷調查。發改委2015年2月在責令高通公司停止違法行為的同時,依法對高通公司罰款60.88億元人民幣。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反壟斷執法機構給單個企業開出的最大罰單。此案帶給中國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它引發了世界反壟斷格局的變化。歐美國家一直以反壟斷先行者的身份對中國的反壟斷執法工作進行評論和介紹經驗,而高通案改變了這種模式。歐美國家開始追隨我國反壟斷執法部門的步伐啟動對高通的調查。在知識產權與反壟斷的規則制定方面,開始借鑒我國的反壟斷執法經驗。
國家工商總局負責非價格壟斷行為的查處。據工商總局權威人士披露,十年來,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處涉嫌壟斷行為案件82件。其中涉嫌壟斷協議案件40件,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42件。共結案50件。
在工商總局查處的案件中,利樂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是很有代表性的。2016年11月16日,國家工商總局對利樂集團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利樂停止違法行為,處罰款6.67億元人民幣。這個案件歷時4年,處罰決定書多達47頁。翔實的處罰決定書是我國反壟斷執法機構執法水平提高的直接表現。
商務部負責經營者集中的反壟斷審查。從反壟斷法生效以來截至今年6月30日,商務部審結了1936件經營者集中申報案件,其中30件是附條件批准的,兩件是被禁止的,其餘都是無條件批准的。
北京斐石律師事務所周照峰博士對中國反壟斷執法的進步發出由衷贊嘆:『縱觀全球近120年的反壟斷法歷史,尚未有其他實施反壟斷法的國家和地區能夠在其反壟斷法實施的最初十年即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