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治國理政新實踐 浙江篇】給企業『松綁』 為市場『騰位』
2017-08-25 14:06:24 來源:浙江在線  作者:顧志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浙江在線8月24日訊 浙江省統計局民調中心最新調查統計顯示,九成群眾認為『到政府辦事比以前更方便』。『我們一個月的用票量在百來張左右,以前發票繳銷都要花費大半天,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把業務辦了,5分鍾就夠了!』溫嶺置信實業有限公司的財務人員梁海紅如是說。今年6月,浙江省溫嶺市國地稅部門聯合行動,拓展辦稅服務圈,成立了全市首個全職能稅收服務中心,直面新區200餘家企業提供106項常用涉稅事項辦理,確保企業往來辦稅時間下降90%以上,平均等候時間不超過6分鍾。

  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來自『放管服』的改革成效。浙江國稅部門大力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一系列創新舉措為企業經營、群眾辦事提供了巨大便利,為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放』上突破放出活力

  今年4月,臺州市率先實行出口退(免)稅備案表等17種涉企業表證變成1張表。新辦進出口企業辦理相關表證,從原來往返9個受理窗口,減少到只跑1個窗口一次,全程辦理時間縮短到6個工作日,提交的材料減少65%。

  浙江興旺投資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陳軍輝作為首批領證戶,享受到了巨大的便利:『以前60天都不一定把所有證件辦齊,現在我一次性提交所有資料,跑這一次就夠了。』

  數據變化的背後是一系列簡政放權的成果。浙江國稅積極轉變職能,推進『多證合一』『一照一碼』商事制度改革。積極規范表證單書,簡並涉稅資料,簡化審批程序,減少審批項目,減少稅務檢查,降低企業交易成本,為企業『松綁』減負。

  念好『簡』字決,做好『放』字功。浙江國稅在落實簡政放權『規定動作』的同時,也創新做好『自選動作』。增值稅專用發票免認證范圍擴大後,納稅信用C級以上的納稅人已經不需要掃描認證,在此基礎上,浙江國稅推進個體工商戶納稅信用評級。臺州市椒江回浦電器商場業主王寶雲對此深有感觸:『因為發票較少,沒有配備專用掃描機,每個月都要跑一趟稅務局,碰到月末還要等一個多小時。現在只要鼠標點點就可以,省事多了。』

  外出經營管理也越來越方便,證明開具環節的報送資料大大簡化,同時在報驗和繳銷環節,實現自動繳銷,避免了納稅人因一個事項而『來回跑』。浙江新天一集團有限公司有多個項目正在外地經營開展,公司的會計王女士說:『原先,我們必須拿著椒江區國稅部門開具的《外管證》到外地經營地辦理報驗登記,如果超過30天時間《外管證》失效,就要重新開具。現在取消了報驗期限,只要在外地辦理其他涉稅業務時,一同辦理報驗登記就行,不必趕著期限去辦理,也不用特地跑一趟,讓企業方便了不少。』

  『從每年跑四五十次到一次都不用跑,外經證業務網上辦理真是太方便了!』天臺縣環宇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洪玲敏對此也贊不絕口。『預計每月可減少辦稅服務廳前臺辦理量約300筆、每年可節省納稅人辦稅時間約4000小時。』天臺縣國稅局工作人員王亦琪介紹道。

  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改進行政審批工作,是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重要內容。浙江國稅通過商事制度改革、放寬市場主體門檻,實施稅務行政審批目錄化管理,公布行政審批事項清單,全面清理非行政許可,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等改革舉措,為企業減輕行政負擔,幫助企業輕裝上路、快速發展。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習近平治國理政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