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號線換乘4號線10分鍾內上百人逆行
隱藏安全風險乘客逆行該管
地鐵是城市最便利的出行工具,所以乘客最多。為了維護站內秩序,在地鐵通道中最醒目位置都有指示牌。但是記者發現不少人為了省時『抄近路』逆行而上。那麼逆行的都是什麼人?逆行又有哪些安全隱患呢?
上班族趕時間硬著頭皮逆行
家住房山,工作地點位於東單的小孫是一家證券公司職員,地鐵是他每天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單程耗時兩小時。他把手表、手機都調快了10分鍾以督促自己早些出門,但每天依舊為趕時間奔跑。
『地鐵的時間是固定的,只有去地鐵的路上和換乘能擠出來一些時間。』小孫說。9號線換乘1號線是他每天的必經之路,前不久他發現了一條『捷徑』,就是逆行。也就是說,在站內『禁止通行』的路段逆流而上。
『逆行的人必定非常熟悉周圍的環境,所以從哪個禁行通道上去心裡是有數的,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捷徑」。』小孫介紹說,他摸索的這條逆行線實際是一進站口預留的通道,所以並未完全堵死,這纔有了逆行的可能。
逆著人流走,也讓小孫忐忑不安,除了貼邊兒行走、主動避讓之外,小孫還要迎接撲面而來的鋒利眼神。可為了省時,他只能硬著頭皮走。
走訪中記者發現,尤其是換乘路徑來去距離相差較大的地鐵站逆行情況較多。記者來到北京地鐵復興門站,2號線換乘1號線只需下一層樓臺階,而1號線換乘2號線則需繞行三四百米的距離。盡管有『禁止由此去上層站』的大標語、『復興門丁字換乘口一律不准逆行』的公告提醒,部分乘客依舊選擇『逆行而上』。
『每天都有人逆行的,不只是早晚高峰。最多的時候有五六個人一起逆行。』換乘口的安保人員說。遇到逆行的人,他一般選擇勸阻,沒有硬攔。『如果別人要硬闖你也攔不住呀!但如果是老人或者行動不便的殘疾人,那我會讓他們上去』。記者走訪發現,與近些年新修地鐵線路不同,較早開通的一號線二號線等老站幾乎沒有直梯或扶梯,且換乘路徑較遠,遇到弱勢群體地鐵工作人員也不忍心勸阻,但表示『禁止通行』並非愛心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