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法治中國》第六集《全民守法》完整版
2017-08-24 10:10:00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字幕】新疆

  【解說詞】

  政法大學的也爾帕也已經回到了家鄉,為建設中國法治大廈貢獻力量。

  【解說詞】

  今天的中國,每一個公民都是法治中國的親歷者、推動者和受益者!

  【字幕】2017年7月26日北京省部級主要領導乾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

  【解說詞】

  2017年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乾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5年來,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解說詞】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時光在日晷的刻度中,如流水般飛逝,不捨晝夜。掌舵中華民族航船的中國共產黨,正在建設法治中國的道路上劈波斬浪。

  滄海橫流,首在掌舵;長風萬裡,破浪前行。世界東方,奮進中的法治中國,正不斷匯聚起磅礡澎湃的偉力。這偉力,來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明辨大勢的戰略胸懷,來自中國共產黨人勇立潮頭的歷史擔當。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黨把保證人民權利作為法治建設的不泯初心——日益完善的法律體系,織就公民權利保障的嚴密法網;德法交融的法治信仰,打造安居樂業的社會風尚。『一切為了人民』的執政理念融入法治建設的全程,『人民』二字,已深深銘刻在全面依法治國歷史的豐碑上。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黨把公平正義作為法治建設矢志不渝的方向——以良法促善治,為社會公平正義築牢根基;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了阻礙公平正義的藩籬;大力推進法治文化建設,為實現公平正義培植了深厚的土壤。『公生明、廉生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讓廣大人民真切感受到法治的暖人陽光。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黨把權力裝入法治的『籠子』——職能科學、權責法定,權力與市場的邊界逐漸厘清,社會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建設法治政府,依靠法律利劍,維護百姓幸福安康。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良法善治,民之所向。法治,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艱辛探索;法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在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的文明古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法治建設,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國家治理的深刻變革——確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將全面依法治國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回答了在當今中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法治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新境界。

  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都以法治為框架、由法治來貫徹、用法治作保障,有力推進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顯著增強了我們黨運用法律手段領導和治理國家的能力,標志著我們黨治國理政頂層設計達到新高度。

  『法治』二字深深紮根在人民心中,全社會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圍日漸濃厚。法治權威成為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為法治中國提供最堅強支橕,為社會繁榮發展、國家長治久安開創了新局面。

  我們黨用實際行動向世人昭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決心,堅如磐石、不可動搖!

  世界潮流,浩浩湯湯;古今興替,治亂存亡。法治,是人類現代文明的成果,是現代社會治理經驗的結晶。

  在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的發展中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是人類文明史上當之無愧的壯舉。

  法治中國建設,我們根植於中國傳統的土壤,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我們借鑒世界文明的智慧,具備兼容並蓄的胸懷;我們總結歷史經驗,探索出現代國家的治理思路;我們立足現實國情,開創引領時代發展的法治道路。法治中國建設,不但是中國歷史進程中一座光輝的裡程碑,也必將為人類法治文明發展提供中國經驗,貢獻中國力量!

首頁  上一頁  [3]  [4]  [5]  [6]  [7]  [8]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改革·印記

【專欄】喜迎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