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因燒煤不環保700年中國『皇家琉璃之鄉』琉璃廠全部關閉)


門頭溝琉璃制法沿用高溫燒胎、低溫燒釉二次燒制工藝,采用的是傳統燒煤方式。古都國華琉璃廠共有13座坯窯用於高溫燒胎,停產後,只有地上的煤油展示著此前工作的痕跡

古都國華琉璃廠經理孫宏利展示琉璃半成品上刻有的圖案。停產後,廠子只能將部分半成品運到山西進行二次加工
門頭溝區龍泉鎮曾有著『中國皇家琉璃之鄉』美譽。然而,自今年4月起,該地所有琉璃廠因燒煤不符合環保規定而被關停。這意味著相傳700多年的琉璃窯火暫時熄滅。此外,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京城多家琉璃廠關閉,僅有昌平一家煤改氣的琉璃廠仍能生產。
門頭溝北京古都國華琉璃制品有限公司經理孫宏利稱,為讓琉璃更好成型,門頭溝琉璃制法一直沿用傳統的燒煤方式。此前,該廠還承接著故宮、內蒙古成吉思汗陵等地的古建修繕訂單。
探訪
門頭溝所有琉璃廠因不符環保標准被關停
據了解,自元代起,朝廷就在門頭溝設琉璃局,清乾隆年間,北京琉璃廠遷至此地。故宮、頤和園等皇家建築每次大修或改造,都要用到該地燒制的琉璃。
在門頭溝延續多年的非遺文化產業為什麼要關停?日前,北青報記者來到位於門頭溝的北京古都國華琉璃制品有限公司進行探訪。經過有名的琉璃渠村,順著一條小道向前,走過一個上坡便能看到一個刻著公司名字的琉璃拱門。
琉璃廠的門大敞著,從廠外到廠內的近200米道路邊,堆滿了綠色、黃色的琉璃成品和灰色的琉璃半成品,除了一條呼呼喘氣的大黑狗外,空無一人。在廠內的幾間生產平房內,地上堆積著土、定型工具等材料,而用於燒制琉璃的窯裡,只有地上的煤油顯示著這裡此前工作的痕跡。『我們有50多名工人,忙的時候這裡人來人往。現在停產了,只能讓大伙回家休息了。』該公司經理孫宏利說。
『我們從4月開始停產。』孫宏利指著一堆半成品嘆著氣說,『我們的傳統工藝是燒煤的,區裡環保局4月份過來說有黑煙直排,不符合環保標准,要我們停止生產。』而在此前,廠裡只在空氣黃色和紅色預警時停止過生產。為了能讓廠子繼續生存,孫宏利找到湖北一家公司設計煤改天然氣方案,但區環保局回應等到上級的指示纔能改,這一等就是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