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
拿脈後准確判斷出病史
75歲的黃德港是朱立宏30年的老『粉絲』,他多年來的看病經歷,最能說明為什麼這麼多病人追隨朱立宏。
2009年,老人因下體瘙癢找到朱立宏,朱醫生拿脈後告訴他是腎虛引起的,同時問他心髒和腦血管是不是有問題。這令黃德港十分驚訝:他患心梗、腦梗多年,想著朱立宏是皮膚科醫生,陳述病情時壓根就沒提。後來經過調理,老人的瘙癢康復了,心腦血管疾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有一次,黃德港感冒後自己買消炎藥吃,見癥狀緩解就以為好了。兩天後他找朱立宏調理身體,朱立宏一拿脈就說他感冒了,並給他的藥裡加了化痰的藥。『我明明沒有痰,醫生為什麼要化痰?』因對處方存疑,當晚黃德港沒有煎藥服用,孰料睡覺時竟真的被一口痰卡住咳醒了。
在癥狀還未出現的時候,朱立宏已經能夠診斷出來。自此之後,黃德港對朱醫生非常信服,一家人病了都來找朱醫生。
市實驗中學一位老師患上變應性亞敗血癥,高燒、肺炎、皮疹,到大醫院呼吸科通過大劑量激素得以控制,但回家後沒多久又起皮疹。如此反復治了兩三年沒見好。這位老師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到了朱立宏。朱立宏仔細分析她的病情後,開出了兩種藥:一是經典方『青蒿鱉甲湯』,二是中藥針劑『腫節風注射液』。1個多月後,這位老師多年的頑癥徹底治愈了。口碑不脛而走,她的同事和親友一下湧來了20多人,加入朱立宏的『粉絲』大軍。
口碑,成為各地病人加入朱立宏『粉絲群』的接力棒。
『超級勞模』的三味催化劑
楊京
『超級勞模』究竟是怎樣煉成的?我們不妨用冶煉業打個比方。
要煉出好鋼,必然需要足夠優質的原材料。朱立宏醫生多年從業積累下的醫術,就是不可多得的『優質礦石』。煉鋼不僅需要礦石和高溫,恰當的催化劑也必不可少,甚至是引發質變的關鍵所在。在朱醫生成為『超級勞模』的過程中,第一樣『催化劑』,乃是敬業。
對朱大夫來說,敬業不僅僅意味著按時按量、藥到病除,更意味著在工作中盡可能地付出,甚至『壓榨』自己的休息時間,上班越來越早,下班越來越晚就是明證。
第二樣『催化劑』,興趣。
能對高強度的工作甘之如飴,正如朱醫生所說,『乾自己喜愛的事並不感到累』。對工作的強烈興趣,讓他把為患者解除病痛當作樂趣,更是他不停鑽研和吸收新知識,力求精益求精的動力所在。
第三樣『催化劑』,同理心。
朱醫生主動延長接診時間,甚至放棄周末休息,考慮的是患者平時請假不便,為他們方便就診創造機會。他的付出,無疑贏得了患者的理解。而對這份理解,他又愈發報以珍視。醫患關系就是在以心換心的互動中和諧起來。
雖然『超級勞模』的故事並非可以簡單復制,但朱醫生身上的敬業精神,特別是對病人利益的看重,依然值得廣大醫務人員,乃至各行各業學習。
一切為了病人的方便
很多人不解,朱立宏一天看這麼多病人,把自己搞得那麼辛苦,為什麼不限號?
朱立宏解釋,曾經也限過,一上午限30個號。但不少病人遠道慕名而來,不忍拒絕,只好一加再加。限號堅持不到兩個月,只得作罷,這下不得了,一天最多看了160多個病人,還不包括中途要給另外約50個病人紮針灸。
對於門診限號,病人們也不答應。因女兒濕疹鬧得厲害,家住南湖的王阿姨在鄰居建議下,准備找朱立宏看看。擔心掛不上號,她提前一天住到漢口親戚家。次日到了醫院,她放心了——朱立宏的號隨到隨有。
和王阿姨一樣,從荊州坐動車趕來的曹先生向記者坦言,正因為朱主任門診不限號,像他這樣外地來的患者纔能看上病。
了解到許多上班族不便為看個皮膚病請假,朱立宏多年前便主動把工作日門診時間提前到7點半,讓病人能趕在上班前看完病。有的病人早晨沒時間來,他就把電話留給病人,約好中午來就診;他在下午下班後等病人也是常有的事。
周末是上班族看病的好時機,病人來得最多,他便主動堅持周末兩天不休,並把門診時間進一步提前到7點。
朱立宏就是這樣一切為了病人的方便,從不計較自己的得失。
在他的帶動下,皮膚科許多醫生自覺加入到周末加班接診的隊伍。
評論
『工作就是我最大的愛好』
多年來,朱立宏練就一身『絕技』:一口水不喝,卻可以跟病人說上一天的話。
這樣苦行僧式的工作,何以能常年堅持不懈?朱立宏的回答大大出人意料:
『每天雖然那麼忙,下班後心情卻總是很好,很有成就感。』看到記者瞪大的雙眼,朱立宏笑著說,『其實我並不覺得苦,我真的是樂在其中,是在享受工作。對於醫生來說,能夠為患者解除病痛,他會永遠記得你,這是很幸福的事。』
年輕時的朱立宏是醫院橋牌隊的主力,經常代表醫院出去比賽。如今工作忙了,什麼愛好都擱下了。他笑稱:『工作就是我最大的愛好!』
朱立宏的這種境界一般人無法理解,但至少有一點你不得不信服:如果對這種狀態感到苦不堪言,不會十年如一日堅持下來,因為沒有人要求他這麼做。
文/記者武葉陳志遠
通訊員曾念軍金陽張姝張智周?
圖/記者李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