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焦點要聞滾動**
搜 索
家庭成員性侵高發 全國18例因性侵被撤銷監護權案
2017-08-18 08:54:14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乾預在撤銷後延伸

  據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未成年人(留守兒童)保護處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69個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被撤銷監護人資格案件(統計結果依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發布典型案件、中國裁判文書網、媒體報道整理等而得)。其中,有18例涉及性侵害,佔到近三成的比例。

  『未成年人不僅是家庭的,也是國家的,政府是未成年人最終的保護主體,這種理念已經得到世界各國的公認。國家監護責任要求政府積極履行相應的職責,在保護未成年人成長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民政部社會事務司相關負責人說。

  這種作用一方面體現在政府是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支持後盾,另一方面在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監護出現問題時,政府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和程序對家庭監護進行乾預,不能使未成年人處於無人監護或者其他危險的環境中,必要時直接承擔監護責任,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撤銷監護人資格,對於此類案件中的受害人來說,政府的乾預往往並非就此完結。在當下的制度設計中,相關部門的幫扶救助還會延伸。

  例如,如今已是校學生會乾部的卿某學習刻苦,成績優異,誰又能想到她就是從一起生父因強奸被撤銷監護權案件中走出來的。在這起發生在湖北利川的案件中,法院在判決中指定利川市民政局作為卿某的監護人。而後者正是撤銷監護權的申請者,並自願承擔對卿某的監護職責。

  『這不僅能為卿某今後生活提供經濟保障,還能夠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卿某的教育、醫療、心理疏導等一系列問題。從對未成年人「特殊」「優先」保護原則和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則出發,由申請人利川市民政局取得卿某的監護權,更有利於保護卿某的生存、受教育、醫療保障等權利,更有利於卿某的身心健康。』判決書如是說。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類案件中,被監護人因受侵害,其生理、心理及親情關系均遭到破壞,往往對未來生活充滿絕望,其重建信心及恢復社會關系難度大。上述案件中,被害人遭侵害後,曾兩度輕生。宣判後,法院始終把樹立被害人對新生活的信心,挽救其前途命運作為工作重點,辦案法官主動介入到對被害人的幫扶、救助工作中。

  據了解,自2014年起,法院每年額外申請5000元司法救助款,不僅解決卿某經濟上的困難,更從心理上不斷疏導、生活上關心關懷、學習上教育鼓勵,逐漸使其走出了心理陰影,重新回歸學校,並成為今天這樣好的她。

  『在未成年人監護上,政府正在承擔更多的責任。』佟麗華說。

  本報北京8月17日訊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