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京津冀綠色發展看河北】記者手記:譜一曲生態建設的『燕趙之歌』
2017-08-17 16:15:35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楊青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河北張家口崇禮至沽源高速路段。中國青年網記者楊青山攝

  中國青年網承德8月17日電 『快看,窗外!』隨著一聲驚呼,我睜開惺忪的眼睛,下意識的向窗外看去,瞬間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綠色,一望無際的綠色。藍天,白雲,青山盡收眼底。旅途的疲倦被遺忘,剩下的只有大家的驚嘆聲、快門聲和靜靜地凝望。

  汽車繼續飛馳在公路上,美景來的快去的也快,但總會有更美的風景呈現在眼前,像展開的一幅幅畫卷。

  這幾天,京津冀綠色發展看河北媒體團奔赴張家口大境門、崇禮長城嶺、沽源閃電河、塞罕壩等多個地點進行采訪。去發現這片綠色美,去探尋這片綠色美背後的故事。

  林地面積11085萬畝、森林覆蓋率32%、濕地公園52處……在這一串串數字背後是河北省『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

  『天然氧吧』、『塞外明珠』、『塞罕壩奇跡』……在這些響亮稱號的背後是河北一代又一代人的擔當與奉獻。

  『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這塊土地上自古英雄輩出,有『千場縱博家仍富,幾處報仇身不死』的邯鄲游俠,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燕地刺客荊軻,有『當陽橋頭一聲吼,喝斷了橋梁水倒流』的猛張飛,有刺配滄州道、雪夜上梁山的好漢林衝,有血染沙場、捨身報國的狼牙山五壯士……熱烈、醇厚、濃郁的脾性就是燕趙人的性格。

  這份豪氣、志氣、骨氣今猶在!

  我聽到的是崇禮人『綠色辦奧運,做好東道主』的自豪承諾;看到的是沽源人『堅持濕地保護,實現綠色發展』的勇於擔當;感受到的是塞罕壩『望海樓』夫妻11年『看好這片林,守好這片山』的默默堅守。

  河北承德塞罕壩望海樓觀測點一對夫妻在這裡守望11年。中國青年網記者楊青山攝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綠色發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項實際行動,不是一代人、一段時間的事情,而是一種長遠的傳承,是對子孫後代的一種負責和一種榜樣。從『一棵松』到今天的百萬畝人工林海,從『白沙裸露,樹木難尋』到今天的『參天大樹,綠色長城』,從『三鍬半』到今天的機械化林場。一路走來,這種榜樣的力量一直在我們身邊,潛移默化的告訴我們也要愛護和發展這來之不易的一切。

  煙囪低了,樹木高了。大山綠了,群眾富了。一幅青山綠水、江山如畫的生態文明建設美好圖景,正在京津冀大地上鋪展開來。『燕趙之歌』在這塊兒綠色之地上奏的更加雄壯,更加高亢。

  在塞罕壩采訪結束後,媒體團將乘車趕赴承德市區進行下一階段行程,大家整裝待發去探尋下一個故事,去發現下一個綠色美,畢竟最美的風景一直『在路上』。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