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治國理政新實踐 浙江篇】生態變美 家園和諧 藥都臨海迎來綠色嬗變
2017-08-17 16:15:35 來源:浙江在線  作者:施力維 施佳琦 陳耿 洪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瑞博醫藥溶劑回收設備陳耿攝

  循環化改造讓園區突圍

  臨海醫化園區是全國首批嘗試循環化改造的示范試點單位。循環化的核心,是在精簡現有企業數量的基礎上,對生產廢物進行環保化、資源化的循環利用,減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能耗,從而實現產業集群化、產品高端化的綠色發展。

  臨海市相關部門大刀闊斧,結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整治等重點工作,對醫化園區內群眾反映強烈的低小散排污企業進行清退。13家環保不達標、改造意願不強的企業,被勒令退出園區。剩下的企業則在高標准的生產要求倒逼之下,走上綠色生產之路。

  位於臨海醫化園區核心區內的浙江瑞博制藥有限公司,是上市藥企九洲藥業的全資子公司,主要生產中樞神經類藥物。走進瑞博廠區,只見綠樹環繞,地面清潔,宛如來到公園。一排排香樟樹,巧妙地將辦公區和生產區分離,空氣中聞不到濃烈的異味。

  在生產區,20個聳立的高塔與密布的生產管網相連。這些高塔就是按循環化改造要求,對排放的廢棄物進行再收集的設備。『溶劑揮發到空氣裡就成了污染物Vocs(揮發性有機物),但如果回收,就是藥劑生產的珍貴原料。』企業副總許加君說,新上的設備溶劑回收率達到90%,可年均減少排放Vocs375噸,更為企業節省下了數百萬元的生產成本。

  企業改造實現生產小循環的同時,醫藥園區內企業與企業之間還能進行大循環,發揮產業集群優勢。比如園區內的臨海聯盛化學有限公司,在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廢氫氣,若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會對環境造成影響。該企業投資2000多萬元,新建一套氫氣回收系統,將廢氫氣回收後,通過管道賣給氣體經營公司,兩年時間就能收回改造成本。

  『循環化改造,不僅能使污染減量化,還能為企業創造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提高市場競爭力,大家改造的意願很強。』臨海醫化園區招商局局長項君敏說。目前,臨海醫化園區已使用中央補助資金28.9億元,完成改造項目29個,基本實現企業小循環、園區大循環的改造工作,成為了省內乃至國內醫藥綠色清潔生產的典范。

  企業雖減少,產值卻上去了。去年,園區醫化產業年產值達152億元,比改造前翻了一番,實現稅收7.2億元。而園區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98%,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75%,大大降低了『三廢』的無序排放。

  臨海醫藥產業園規劃圖

  產城融合開啟美好未來

  臨海醫化園區循環化改造的基本實現,賦予了臺州灣新的想象力。今年3月,依托臨海醫化園區和臨港產業城,浙江頭門港經濟開發區宣告成立,未來這裡將打造成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城市發展新高地。

  攤開規劃圖紙,醫化園區、宜居新城、臨港工業區,環繞著臺州灣依次排布。迎著灣區經濟吹來的海風,村民、企業、園區將再次起航,迎接新的歷史機遇。

  從村民們避之不及的污染源頭,到吸引人纔落戶定居的新城磁極,綠色仍將是臨海醫化園區的發展底色。

  如今的醫化園區,早已不是當初的無門檻園區。當地已實行最嚴格的入園標准:一般中間體項目污染大,基本不能入園;環境影響大、污染重、能耗高的敏感物料被限制使用;污染重、技術含量低的老產品則必須淘汰。

  『按照開發區產城融合的理念,醫化園區的建設不是把人趕跑,而是要吸引更多的人纔進來。』項君敏說,下一步醫化園區在繼續抓好循環化發展同時,注重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做好整體生態景觀營造,真正體現出宜居宜業。

  目前,一個佔地達千餘畝的生態公園正在規劃建設之中,而緊鄰公園的就是開足馬力生產的醫藥企業。『這既是城市配套,也是醫藥園區本身發展的需求。』臨海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有一個潔淨良好的環境,是藥品安全生產的前提。如果下游企業污染上游企業,各類化工企業互相污染,企業轉型重新上生產線,連環評都過不了!

  面對醫化園區的未來,瑞博制藥副總經理許加君充滿期待:『醫藥行業是小數點後兩位的競爭,通過轉型昇級,藥品純度可從99.9%提昇到99.99%,市場競爭力強了,利用率更高,污染排放就會更少。』

  許加君經常在德國、日本等醫藥產業發達國家考察。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地一些大型藥廠環境優美,緊鄰著居民區,居民與企業之間毫無衝突,『這是對制藥企業最大的褒獎,也是藥品品質的保證。』

  值得一提的是,土城村的村民們如今與制藥企業的關系也愈發緊密。去年,醫藥園區裡永太、萬盛、東泰、東邦、華海等30多家企業為土城村籌資近1000萬元,幫助村莊開展剿滅劣Ⅴ類水和美麗鄉村建設。許加君期待的景象,或許不日就可實現。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習近平治國理政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