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北京查處環境違法24小時不間斷 凌晨兩三點開罰單
2017-08-16 16:54:03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8月14日,通州區潞城鎮後榆村一家名為『北京誠昊潔保潔服務有限公司』洗衣廠廠房內,環境監察人員對設備進行封存。實習記者武亦彬攝

  全市『打散治污』專項執法行動啟動,查處環境違法24小時不間斷

  凌晨兩三點照樣開罰單

  本報記者駱倩雯

  『出發!』8月14日14時,隨著一聲令下,30名環境監察執法人員及環保警察,兵分五路直奔一些有違法排污嫌疑的企業。全市『打散治污』專項執法行動正式拉開序幕,通州區打響第一槍!

  『一周7天,一天24小時不間斷執法,給環境違法企業形成強大震懾。』市環境監察總隊副總隊長李斌說。

  李斌帶隊的組集中檢查6家群眾舉報的洗衣廠。記者跟隨這組人員,奔赴執法現場。

  最先突擊的是通州區仇莊村和永樂店應寺村的兩個洗衣廠,發現這兩家已經在本月初通州啟動的散亂污企業治理行動中被徹底關停;第三家永樂店鎮漷小路的洗衣廠,近期已更換了處理設備。

  三家下來,天已擦黑兒。李斌拿出手中的舉報材料,繼續上路。每個洗衣廠的舉報材料上就只有一個大概位置,圖片也比較模糊,大部分都沒有名稱,只有一個門牌號。『找起來挺費勁,也沒留聯系電話,只能看著地圖一步步來。』果然,在潞城鎮後榆村內轉了幾圈,繞著坑坑窪窪的爛泥路,李斌和同事反復比對,還下車詢問了村民,纔最終停在一個大門緊閉的院子前。

  院門是一扇大鐵門,執法人員反復敲,裡面無人響應。從門縫向裡望進去,地上一片亂糟糟,堆放著很多雜物。『這家廠搬去大廠了。』看見執法人員,從路邊湊上來兩名男子,並稱自己是幫廠子搬家的。還有一名附近的居民,也說這家廠已經搬走了,因為欠了房東兩年的房租。

  執法人員沒放棄,圍著廠轉了幾圈,終於找到一個口進入了廠內。這時,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拉著兩個孩子走了出來。『我耳朵不好,聾,聽不清。』老太太說話透著濃厚的安徽口音。雖然說自己耳朵不好,但執法人員問的每一句話,她都能馬上做出回答。

  通州區環境監察支隊韓建軍一進門就直奔鍋爐房,發現鍋爐還熱著,處於燜爐狀態,但老太太堅持說:『廠子是我老頭開的,已經不乾啦,停了好久了。』

  執法人員來到辦公室,調出了8個監控探頭拍下的畫面,時間選擇8月13日0時0分至23時59分,違法行為自動現形。畫面一開始,就見三四名男子光著膀子,忙著整理床單、被套,洗衣設備也正在運轉。而在9時左右,還有一名男子將洗完的被單裝車。

  執法人員立即查封了該廠的洗衣設備。潞城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也在現場表示,近幾天就將清退這家洗衣廠。

  從後榆村出來,已經將近21時。執法人員隨便找地兒扒拉了幾口飯,就向張家灣鎮出發,『還有兩家沒查呢。』李斌戴上了帽子,又拿出了舉報資料。

  查到最後一家洗衣廠時,已經接近23時了。此時,位於張家灣鎮北大化村的這家洗衣廠,車間裡燈火通明,洗衣機、烘乾機、熨燙機和10多名工人正忙得熱火朝天。車間前的平地上,黑煤球堆了一地,還有各種亂七八糟的雜物。

  一路執法人員趕緊檢查,發現在洗衣機後面,洗完被單排出來的泡沫污水流了一地,且直接流入一旁的下水道口;另一路執法人員在廠內走了一圈,馬上有了更重要的發現——有一根暗管,污水流入下水道後直接從暗管排出院外。

  執法人員立馬兒叫停了所有違法行為。在隨後的筆錄中,該廠負責人交待,半年前將廠搬到通州,之後與父親一起挖了大約11米長的污水排放管道。最後,環保部門以涉嫌『暗管排污』對該洗衣廠立案查處,當即查封設備,提取水樣送檢。據悉,待環保部門立案處罰後,將把該案移交公安部門。

  從最後這家洗衣廠出來,已接近15日凌晨3時。『24小時全時執法,就是要做到無空檔,凌晨兩三點,照樣開罰單。』李斌說,正是因為一些違法企業已經掌握了執法檢查的時間規律,覺得夜間或者周末沒人檢查,所以24小時不間斷地執法也將有力打擊這些心存僥幸的違法企業。

  據統計,『打散治污』專項執法行動檢查首日,共查處了7家違法企業共計10個環境違法問題,並對2家單位進行了現場查封。

  李斌告訴記者,『打散治污』專項執法行動將一直持續至今年年底。計劃每月選取兩個區,每區利用一周時間,圍繞熱點網格、『散亂污』企業聚集區、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行業等重點領域,市區兩級環保、公安部門聯動,全時執法精准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責任編輯:孫嵐